《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

《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

ID:17063599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7

《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_第1页
《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_第2页
《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魏晋是我国小说的萌芽和成长期,《世说新语》是这一时期佚人小说的集大成之作,该书由刘宋临川王刘义庆及其门客集体编撰而成,内容辑录由汉末至两晋时期的上层名士的高谈异行,反映了汉晋时期的人的生活面貌。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以多个不同视角,生动而有趣的透视出士人的精神面貌,世事的推迁变化,人物的交游鉴赏,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上思想大变革,社会大动荡的特殊时代的人物和历史的千姿百态的画卷。下面分析该书首门“德行”门篇如下。一.释“德行”为何为首门汉代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御用思想,期流靡所及,易风化俗,中国的社会亦渐成

2、为儒家的社会。孔子提倡仁、礼。所谓“仁者,爱人也,亲亲为大”,而礼则是达到仁的工具和手段。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尊卑长幼的等级秩序,倡导合乎礼仪规范的伦理型社会。延至魏晋,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仍是流行的社会风尚,《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士人的言谈轶事的小说,自然会反映这一社会的个人评价观念。汉代征人选官用察举征辟之法,根据其人的学识品行和在乡里的影响来甄别人物才性,选材任贤,提拔道德方正行为高洁之人委以官职。所以当时的名士和一般老百姓皆大多重视自己的言语、行为的社会效果,以求获得好的社会声誉,作为自己进身入仕之阶。从上面两个因素里可以看出,作为一部文学名著,《世说新语》特选德行为首门,正

3、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需求和政治需求。二.自然和名教自然和名教是魏晋玄学的中心问题。自然者,既为大自然,也为人之自然之本性。名教者,以名分为教,即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核心是“三纲五常”。汤用彤先生根据魏晋名士对上述问题的不用回答,将他们分为“温和派”和“激烈派”。“温和派”并不特别看重名教,但也不主张废除名教,如何晏、王弼等;“激烈派”则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名教是虚伪的政治工具,是扼杀人性的毒药。在德行门中,后者的代表人物阮籍“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玄远者,不著色相意在言外,要求听着得意而忘言;又如嵇康,“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阮稽二人都是虽受政治高压,却不违背自己真性情的典型

4、例子。人生而禀好、恶、喜、怒、哀、乐之情,喜则笑,哀则泣,魏晋时代受礼教的约束,士人的常情的宣泄方式也不同,如德行17,载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不拘礼制”遭大丧,“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而和峤“虽备礼而神气不损,”从对比中看出,王戎知礼更不违情,一任本真性情之流露奔放,是纯真;和峤虽哀但却备礼,却有矫情之嫌。又如23,写王平子,胡母彦国“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这是藐视礼法,追求至情的极端表达。拿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类张扬个性突出自我的行为虽极端,但也是符合今天个性化的时代要求的吧。三.魏晋人的价值观1.道德观《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朱熹注曰:善事父母为孝

5、,善事兄长为弟。儒家倡孝,希望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有利于人伦教化和实际统治。魏晋易代之际,出于统治的需要,司马集团更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这样受文化和政治上的熏陶与压迫,当时士人很注重孝礼,如晋书《何曾传》载何曾“性至孝,闺门整肃,自少及长,无声乐癖性之好。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己南向,妻北向,再拜上洒,酬酢既毕便出。”德行门中也有不少记叙时人行孝的故事,孝的行为的具体表现形态各不相同,如和峤的生孝,王戎的死孝,陈遗的纯孝等等,这种种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孝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提倡孝行,一方面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

6、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使家庭和睦,但从消极的影响看,孝的过激表现或许未尝不是对人谋取声望、攫取私利的一种手段,就拿当权的司马氏集团来说,极力倡孝,而自己却演出了“八王之乱”这样骨肉相残的悲剧,这又怎会是“孝”呢?2、品鉴人物魏晋时选官用察举法,故时人多喜欢品评人物流为世风,论才性

7、,研根本,故名家之书多矣。如刘勋的《人物志》,仲长统的《乐志论》,徐干的《中论》。德行门中写周乘评价黄宪“如颜子复生”并自谦“鄙吝之心已复生亦”,体现出黄宪安贫乐道的君子贤能和周乘严格自律的道德追求。《世说新语》中的品鉴人物之言,多是意在言外之语,寄意玄远遥深,给人以简、清、幽的审美心理感受。如3中,郭泰评黄宪“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在这句话中,郭泰以比喻的手法,赞美黄宪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