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

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

ID:17073056

大小:14.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_第1页
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_第2页
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_第3页
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  家庭和学校要做到尊重孩子。  问题1:我的孩子4岁,在实行“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时,孩子往往很难分辨出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这条规则对现在的他,意义在哪里?  这个规则是给儿童建立与他人的界限。对一岁多的儿童来说,这个世界的东西都是我的:妈妈是我的,我看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只有当儿童开始说不的时候,自我意识开始了。  这个时候的儿童仅仅是从物质开始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先要给孩子说:“这是你的”。很长一段时间后,儿童已很好区分你、我、他的时候,再给孩子说:“这是你的。这是我的,这是他的。”当这个概念很清晰

2、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重复地问孩子:“这是你的吗?”不是你的东西就一定是别人的,不管他是谁的,所以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样让孩子学会区分“你的”、“我的”,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最早的我的、你的概念的区分,它是未来成人后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基础。  在成人的世界里,违法的行为绝大部分都发生在不是我的,但我就要要你的。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老师们总是重复地在问这样的问题:“这是你的吗?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你想分享,你必须征求这个东西主人的同意。”这个过程就使儿童学会了正确地看待被拒绝和被接纳这个过程。没有多余的心态,没有多余的想法,这是个既明确

3、又简单的心态过程,他为儿童的人生节约了成本。  问题2:提到归位,尽管我一直提醒,但是2岁的儿子经常做不到,游戏结束后,玩具总散了一地,他是不是还太小,这个习惯上小学后再养成可以吗?  由于人从出生时,他的内部就是一个完全秩序化的结构,例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因此,儿童需要一个外在的秩序化的环境同儿童内在的环境相配对,秩序化的环境就是帮助儿童建立智力,最后发展为儿童思维的秩序化,这就是智力本身。  这也就是这条规则的本质含义,所以我们才会对一个刚入园的小小孩儿说:“请归位。”一边说,一边同他一起做,帮助他慢慢地建立起这个规则。  这个规则让孩子学会了照顾环

4、境,学会了在环境中条理化,学会了走向社会后在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的尊重和这个人本身的教养。我们常常看到几个月后,无论儿童走在任何一个环境中,他都会这样做。外面的人总是这样说:“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有修养呢?”实际上,对于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条规则对环境中的全体人来说都是合适和有益的。  问题3:在家里我尽量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遵守“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的规则。  但是,我发现有的时候很难做到。前几天早晨,孩子先去卫生间洗漱,可洗着洗着,就玩起水来了,而这一玩儿怎么也停不下来。我不得不打破结束“等待”,强行带他离开。  在现实的生活中,资

5、源往往是有限的,是属于所有人的。所以,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当别人拿到的时候你就失去了机会,你必须等待,包括恋爱。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心态,我们愿意等待,这也是一个最平等的模式,但这个模式是限于公众场合和集体生活的,在家里,可能在孩子五岁以前儿童没有办法跟妈妈实现这一规则,因为儿童还具备另一个特点:在情感的领域里儿童是难以忍受等待的。  如果你认为你该洗漱了,你就把他抱开,大概这个规则在家里制行也会让孩子痛苦的。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是一定要这样的。在我们的学校里,这个权利绝不可能放在老师的手里,由老师决定谁先玩儿五分钟,谁后玩儿五分钟,这样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孩子们必须仰视老

6、师,等待老师的决定,心态也就变了。  别人拿到你等待,你拿到别人等待。孩子们总不会让生活的脚步停下来,而又能等待到那个东西。假如两个人一起拿到,东西会被老师拿走,告诉孩子:“你们自己决定怎么办,决定好了再来拿。”孩子们一定会很快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这个权利和自由是归属于孩子的。(实习编辑:雷雨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