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

ID:17081934

大小:20.1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7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_第1页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_第2页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_第3页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_第4页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摘要:山体景观是山水城市中最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合理地进行山体景观保护和控制,应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入手,采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制定严格的山体景观保护和控制措施。    柳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如古诗云:“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市区内山环水绕,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散布在城市中的孤山、群山大部分还是处于待开发和利用的自然状态,其中部分山体已被开发建设成公园。  在柳州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建筑石料的需求,多年来的违规开山炸石和乱采滥挖,大量的无控制的开山取石,造成对

2、山体直接破坏,部分石山山体裸露,山体的外观和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在柳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都是进行有计划的建设用地规划,这些规划都没有对市区内的山体进行不建设的具体规划。本文将利用“反规划”的规划理论,优先制定山体的不建设规划,编制山体景观保护规划。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北,西江支流——柳江的中游,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征,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地貌类型主要有丘陵、山地、冲积平原,地貌以岩溶残蚀型峰林平原和峰林丛洼地为主,低山丘陵穿插其中。市区四周被连绵的丘陵、山地所环绕,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次高、中

3、部低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大盆景”空间形态。市区有许多孤峰拔地而起,并有柳江自西北向东南呈横U形蜿蜒穿城而过,形成“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独特山水城市景观形态。  柳州市山体景观资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环城四周构成城市大背景的连绵山体,包括北部、西部、东部由碎屑岩组成的绵延丘陵景观;二是形成城市南部开口的溶蚀峰林、峰丛景观;三是成为市区重要景观的残蚀孤峰景观。市内山峰海拔标高一般在300米以下,地形相对高差一般为100~200米,最高山峰是西部的文笔山,海拔419米。  根据保护区范围山体的现状形态格局,山体景观保护系统结构为:一环、一带、两区

4、、三片、多星。  一环:市区外围北、东、西三面环状山体,呈“马蹄形”环状环绕城市周边,形成城市外围的天然屏障,构成城市背景大轮廓线。  一带:柳江两侧临江山体,两岸夹壁,雄奇壮观,形成城市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构成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游赏廊道。  两区:指南部龙洛风景区,和东部莲花山风景区,它们构成城市两片集中的主导性生态功能绿地,是城市生态循环的绿肺,氧吧,也是城市的净化器,休闲娱乐的天堂。  三片:主要指串联在城市外围“马蹄形”环上的三片集中山体,一是东片的古亭山诸峰,二是西片的太阳村诸峰,三是沙塘组团诸峰,它们构成城市外围重要的生态防护林带。  

5、多星:指城市中心地带散置的数座孤峰,星状排列于中心城区,形成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标志和地标。  山体景观资源保护分级  山体景观资源根据景观特色,景观敏感度,生态定位等,划分为四个保护级别,分别进行保护。  一级保护山体:主要包括高景观价值,高景观敏感性的名山、重要景观山体、风景区山体、柳江两岸临江山体。  二级保护山体:主要包括城市出入口、高速干道、主要干道附近山体,及建成区其他山体。  三级保护山体:主要包括周边外围山体,构成城市背景轮廓线。  四级保护山体:主要包括已遭破坏,难以恢复的山体,允许采矿、采石的山体。  山体景观资源保护规划措施  

6、保护山体最关键的是要保护其景观形态和生态环境,因此,对于山体景观资源的保护规划,从形态上主要运用形态视觉原理,从生态上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上运用系统学原理加以控制保护,针对不同保护级别的山体,不同的景观界面,采用不同力度的保护控制措施。  不同保护级别的山体均按核心区、控制区、协调区、缓冲区分别进行保护控制。  核心区:指为保护山体本身安全稳定,地形、地貌、山体轮廓线的完整,生物安全等而划定的严格控制性区域。  控制区:指为保护山体空间尺度,外围环境,城市重要景观视廊而划定的适度开发性区域。  协调区:指为保护山体适宜的空间尺度,协调的外围环境而

7、划定的控制开发性区域。  缓冲区:指为与山体空间尺度及外围环境相协调所应宏观管理的区域。  同一座山体按不同的景观敏感度和景观观赏价值划分为主要景观面和次要景观面,区别对待,进行不同力度的保护控制。  主要景观面:指景观敏感度高,对城市空间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欣赏价值高的山体景观界面。  次要景观面:相对主要景观面而言,指其景观敏感度、对城市空间影响力、社会关注度、欣赏价值较低的山体景观界面。  山脚线的确定:  石山:以山体坡面与四周地平面相交的线作为山脚线。  土山:以土壤自然安息角为依据,以25度(腐殖土自然安息角)的坡面与四周地平面相交的

8、线作为山脚线。  各级保护山体保护控制区的划分  一级保护山体  按核心区、控制区、协调区、缓冲区分别进行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