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

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

ID:17082918

大小:16.7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7

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_第1页
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_第2页
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_第3页
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_第4页
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笔者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下部支护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工程施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其基坑内平面面积约为24000m2,槽底大部分标高为-,局部标高为-、-,土方体量较大,约有万方,由于基坑深度较大,因此基坑的支护对工程的安全至观重要。经研  究决定,基坑上部采用喷锚复合土钉墙支护,下部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  1)基坑上部采用喷锚复合土钉墙进行支护;  2)基坑下部采用地下连续墙加预应力锚杆支护。  墙厚为600mm,墙顶部

2、的标高-,压顶梁为600mm×500mm;    2地下连续墙施工  本工程地连墙墙宽为600mm,共划分107个槽段,标准槽段为,局部为异型段。地连墙除了起挡土作用外,还起挡水的作用。根据基坑四周条件和坑内槽底标高的不同,地连墙配筋和嵌入槽底深度也不同,锚杆  布置也有所差异。  导墙施工  导墙主要作用包括:挡土、作为测量的基准、作为重物的支承、存蓄泥浆,此外,导墙还可防止泥浆漏失,阻止雨水等地面水流入槽内。地下连续墙距离现有建筑物很近时,施工时还起一定的控制地面沉降和位移的作  用。  导墙设计采用常规倒“L”型设计,深1200mm,宽950mm

3、,向基坑内侧翻边800mm,向基坑外侧翻边600mm;配筋采用直径12mm的二级螺纹钢,纵、横向间距200mm;混凝土C20,厚150mm。导墙面至少高于  地面约100mm,以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内污染泥浆。  成槽施工  槽段划分  本工程地连墙单元槽段划分,在设计阶段未考虑所用的施工机械,因此按标准槽段设计为,加上异型槽段总计划分为114段。而实际施工时,我们所采用的意大利土力公司的BH-12型混合式液压抓斗,其抓斗斗齿  开度为,按照“一槽三抓”成槽方法,其三抓最大抓槽理论宽度为,除去锁口管位置600mm,以及中间最后一抓的预留量300mm,我们将

4、地连墙单元长度调整为。单元长度调整后,槽段总数减少为107  段,有效地缩短了工期。经实践证明,调整后的单元槽段划分,既保证了施工期间的稳定性,又满足了施工进度的要求。  抓槽顺序  本工程由于槽段数量多,工期要求紧,因此共配备了两套施工设备,即两台成槽抓斗,两套锁口管。若成槽施工只采用一套设备,可采用如图1a所示的顺序抓槽法;此法的优点是每槽只用一根锁口管,但缺点是施工  二期槽段时,抓槽施工与提升锁口管施工会产生相互制约,工效受到影响。为使两套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高,本工程采用如图1b的方式进行施工,即跳仓抓槽法,跳仓法的特点是一期槽需用两根锁口管,

5、而二期槽则不需  要锁口管,以及如图1c的方式,即顺序抓槽法与跳仓抓槽法结合使用的方法,采用b、c的方式,只要合理调配锁口管的使用,即可实现抓槽的连续性,大大提升工效。  在单元槽段内,对标准槽段,采用一槽三抓法,即先抓两端,再抓中间。对于异型槽段,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钢筋笼制作及吊装  钢筋笼设计制作  本工程地连墙典型槽段钢筋笼设计中由于钢筋笼尺寸大、刚度小,在起吊时易变形,因此,设计时加大了纵向桁架上下弦的断面接触面积,即架立桁架上下弦各设计了50mm长度的接触面,而实际施工时发现,此种设  计钢筋弯曲机根本无法加工,因此,经过重新计

6、算,架立桁架筋间距改为700mm,接触面直接为钢筋的弯曲曲面,上下弦焊接时采用双面满焊。改动后既方便操作,又满足钢筋笼起吊要求。  地连墙槽段钢筋笼  钢筋笼加工平台铺设,场地整平后,铺上一层厚5cm、φ2mm~5mm的碎石,人工找平,表面平整度高差小于±10mm,其中再垫上枕木。碎石铺设面积大于每片钢筋笼,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持钢筋干净,防止钢筋  直接触地,粘上尘土等杂质;雨季加工时,便于雨水快速渗透,保持操作面整洁、无积水,防止钢筋锈蚀;防止土质平台产生不均匀沉降,使成型钢筋网片产生翘曲。  吊装  钢筋网片在清槽完后3h~4h内吊装完毕。钢筋起

7、吊采用4点起吊,起吊点分别在端头和处,要慎重调节主吊索和副吊索的起吊速度,防止由于起吊架和钢索在起吊时产生的拉应力面使钢筋笼出现变形。钢筋网片吊  放必须垂直对准槽中心,吊放应缓慢进行,发现受阻及时吊起经处理后重新吊放。下放到设计标高后,应用横担将网片搁置在导墙上,控制好标高,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水下混凝土浇注  水下浇注用混凝土其基本要求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其入槽坍落度为18cm~22cm,扩散度应为34cm~40cm。坍落度保持15cm以上的时间不少于1h;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粘聚性,以减少砂浆的流失和拌合物分层  ;具有延迟固化的特性,初凝时间

8、不小于6h,终凝时间不大于24h;石子粒径应小于40mm,对于钢筋较多的钢筋混凝土地连墙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