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

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

ID:17084804

大小:16.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7

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_第1页
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_第2页
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_第3页
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_第4页
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海子的诗《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解析  摘要:从海子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到那种既孤独又热切的矛盾。生存的困境、爱情的失意、自我流放的孤寂,让他更加沉溺于自我的精神困境中。然而他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对大地和人类有着深切的热爱,向往着人间的美好与温馨,“太阳”就是照耀他生活的全部力量和精神支柱,“王位”是孤独但高尚的自我定位,诗歌则是他全部的生命。因此,理解海子的诗,不得不对他的内心世界进行关照。  海子曾在一首《夜色》中写道:“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海子曾写下了数量不少

2、的“死亡诗篇”,死亡成了海子笔下常常出现的一个母题,然而读这些诗我们却没有感到死亡阴影带来的压抑。作为一个浪漫感性的诗人,海子对死亡表现出惊人的理智,他思索死亡,时而抗拒,时而青睐。而《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似乎是所有“死亡诗篇”中最难解的一首,充满着诡秘迷人的色彩。  副标题是“给梵高的小叙事:自杀过程”,因而我们不能抛开“梵高”在想象中去还原一个自杀的过程。梵高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着激情,内心的情感炽热无比的人,他珍视亲情、渴望友情,追求爱情,但现实生活还是无情地抛弃了他,他知交零落,不被人理解,还被视为“疯子”,

3、在艺术上也没能得到认可。诗人的海子在梵高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遭遇:清贫、寂寞、不被人承认和理解,因而海子一直把梵高当做精神上的知音和偶像,由于两人都选择了孤独的崇高和悲壮的激情,因此海子要以“瘦哥哥”“我的瘦哥哥”来称呼梵高。  骆一禾曾回忆说:“他(海子)所感到的压力使他从来不敢再挂抽象派大师的绘画,只有一张梵高的《向日葵》,他很喜欢而没有舍得摘掉。”在海子的诗中,麦地、太阳、葵花等意象都是梵高绘画中的基本元素,可见海子不仅从思想上和精神上努力靠近梵高,还主动接受了梵高的艺术感悟。诗中“彩色的葵花”便是梵高画中的

4、“向日葵”——那灿烂明亮的葵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情。因此,“葵花”作为地上的太阳代表着希望与光明、力量和热情,象征着诗人的一种精神理想。虽然梵高最终选择了自杀,但他正是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对生活最真挚的热情和最原始的激情,因此即使他早早的失去了个体的生命,但他身体中的葵花却不朽地开放着。  将作者与文学作品中的“我”等同起来似乎成了读者的定势思维,这就难免会对更准确地解读一些作品产生障碍。解析海子的这首“死亡之诗”,如果习惯性地认为“我”就是海子本人,那么对这

5、首诗的解析将难以接近作者最真实最原始的内心表达。而在这首诗里,诗人笔下的“我”却是梵高,那个身子上“开放了彩色的葵花”的人;要自杀的是那个爬进窗户来“采摘葵花”的人——偷牛的人,才是诗人海子。以梵高的口吻来描写海子自杀的过程,诗歌显得更加地神秘诡异,然而又合情合理,因为只有以死去的梵高为第一人称,才能够说明那个“偷牛的人”是主动地离开人间来到另一个世界,这正是自杀而不是他杀。同时,这样的安排又把海子的形象凸显得更加可爱,像一个精灵一样,在一大片金黄的葵花田里采摘葵花,而“我”则像一个居高临下的上帝,看着他的顽皮嬉

6、戏。  诗人爬进了梵高的窗户,像个淘气的孩子怀着好奇与敬畏的心理,靠近了他精神上的偶像。海子在“我”的身子上采摘着葵花,也就是要在梵高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葵花将会带给海子另一种信心和希望,对死亡不再畏惧,冷静理智地看待生和死。海子采摘葵花的手笨拙但美丽,像一只鸭子,让“我”心生喜爱,像上帝看到子民得到恩典一样梵高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海子与梵高之间的情愫不是一厢情愿的,梵高也喜欢着海子,海子和梵高一样坚守着自我,孤独但不屈服。  摘了葵花之后,海子又试图把“我”也偷走,把“我”从人类的身体中偷走,带到“身体之外”“

7、葵花之外”。海子要偷走梵高,实际上是要偷走梵高的灵魂,因为这灵魂是高尚的炽热的也是孤寂的。海子又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为了得到灵魂的伴侣和精神的寄托,才偷走梵高的灵魂,同时还是为了梵高,这个被世俗生活折磨着的梵高。梵高虽然已经死去了但依然舍不得从人类的身上逃离出去,执著地要去追求人世的亲情、爱情、友情,海子就是要救赎梵高,把他的灵魂从世俗中救出来。因此,海子的自杀是为了达到精神的真实和灵魂的纯净,在拯救梵高的同时拯救自己,他的自杀是高尚的也是理智的。  “我”是世界上“第一头母牛”,被海子偷走了,他现在很高兴,因为

8、他“变成了另外的彩色母牛”,便在“我”的沉睡的身体中“兴高采烈地奔跑”。梵高曾画过两幅《卧着的母牛》和一幅《草地上的母牛》,像葵花、太阳一样是他热情歌颂的对象。“母牛”在梵高的笔下是温柔的、纯洁的,深爱着脚下的土地,默默地坚守自我,虽然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能为力,但它面对时间导致的死亡能够平静包容,这都是梵高性格命运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母牛”代表着梵高一样在死亡面前依然高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