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ID:17087110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7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_第1页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_第2页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_第3页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_第4页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张 敏(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摘要:赫尔巴特的德育论是建立在他的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他关于道德基本要素、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和道德培养的方法的论述,是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开展亦具借鉴意义。关键词:赫尔巴特;道德观念;道德性格的形成;训育中图分类号:G4009.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46(2001)06-0093-05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

2、1)是传统教育派的理论代表,被人们誉为“教育科学之父”。德育论是他教育学理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西方道德教育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笔者认为,中国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秉承了传统教育派的特点。因此,进一步探讨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不仅对清晰理解西方德育理论有重要理论意义,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也不无参考价值。一 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他的德育论也是如此。首先,赫尔巴特对道德知识的认识深受其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观念心理学构成了赫尔巴特道德认知的基础。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一种不变的“实

3、在”构成的,它的真实本性隐藏在事物的内部,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它。但是,这种不变的“实在”构成的事物在它们互相发生联系、影响时,会产生一种虚幻的可变外表,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觉到它,从而获得关于事物的表象,产生观念。因此,“一切概念都毫无例外地是时间和经验的产物”。道德观念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他的道德观是与性格塑造紧密相连的。其次,伦理学是其德育目标的直接来源。赫尔巴特的伦理学思想直接导源于康德。他赞同康德把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分开以及不变的、普遍的道德原则,企图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归纳到绝对的道德规范之中。但是,赫尔巴特摒弃了康德的绝对命令说。

4、他说:“以绝对命令作为伦理学的起点是一种错误……命令之所以有其威权,服从之所以有其价值,美德之所以有其光荣,责任之所以有其义务,以及专横与屈服的恶名之所以必须避免,在任何命令与义务之前必须事先加以确定。”[1](P42)他试图以“道德观念”取代康德的“绝对命令”。再次,赫尔巴特的道德观念吸收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美国著名的教育史专家孟禄曾经指出:五种道德观“以一种新的形式表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善人和善行。它根据教育目的把个人和社会统一起来”[2](P709)。在这个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调节社会和人的道德行为的五种道德观念,它们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永

5、恒不变的真理。这五种道德观念为:内心自由、完善、善意、正义、报偿的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具有以下特点:(1)五种道德观念都包含着权威性的知识,们可以通过教育产生一种独立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对各种道德观念审思的结果。(2)它们是一个不可偏废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任何一种观念既不能缺少,也不能过多或过少。(3)五种道德观念各有指向。前两种道德观念调节个人道德行为,后三种调节社会道德行为。赫尔巴特的道德观念反映了当时德国封建专制下软弱的资产阶级的愿望。一方面,他主张平等、自由、公正、仁爱等,这些口号是与封建集权相对立的,反映了新兴资产

6、阶级的呼声;另一方面,他又主张维护当时的封建社会秩序,以符合容克地主的利益。二 道德的特征分析赫尔巴特指出:“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

7、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任何人否认这一点,他对于道德是什么,肯定地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至少在这种地方,他没有发言权。”[3](P259-260)他详细解剖了道德的理性、意志、情绪等特征。(一)道德的理性特征赫尔巴特把道德纳入抽象的理性王国,看作一种超感性的理性力量。他认为,一个有良好道德性格的人,要具有坚强的“公正”、“善良”、“内心自由”等五种道德观念,并严格地受这些道德观念的支配。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这五种道德观念,增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形成其道德判断的能力,以期实现教育的最高

8、目的。(二)道德的意志特征赫尔巴特特别强调性格的意志特征。他认为,意志是性格的基点。“儿童所缺乏的,戏剧人物所必须表现的,能用来刻划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主要表征,这就是意志,而且是在严格意义上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