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和集合住宅

张永和和集合住宅

ID:17099790

大小:1.1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27

张永和和集合住宅_第1页
张永和和集合住宅_第2页
张永和和集合住宅_第3页
张永和和集合住宅_第4页
张永和和集合住宅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永和和集合住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  Printthispage1.【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CopytoclipboardPostedby:红与蓝Postedon:2003-06-0906:12从本次开始,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一些著名的建筑师及他们的作品和论文希望大家在关注国外大师的同时,把目光往国内转移,在中国有不少优秀的建筑师,他们的作品,更符合我们老百姓的口味。【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姓名:张永和性别:男出生地:北京最高学历:硕士毕业学校: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现任职称: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所在单位:非常建筑工作室,北

2、京大学简历:1978年-1981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生*-1983年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建筑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获得硕士学位2.Re:【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Re:红与蓝]CopytoclipboardPostedby:红与蓝Postedon:2003-06-0906:12美国进步建筑奖1996作为8名中国建筑家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1994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Steedman建筑旅行研究奖金(去欧洲、亚洲考察一学年)1992-93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1992美国建筑师协会旧金山分会/旧金山建筑基金会

3、:旧金山洛杉矶3X3+9设计竞赛获胜者1991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1美国密西根大学:WalterB.Sanders设计教学研究奖金1988-89美国"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1986美国建筑师协会印地安那波利斯分会"纸上建筑"竞赛荣誉奖1986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Bakewell&Brown和Bakewell&Weihe建筑画奖1984美国建筑师协会/基金会奖学金1983-84美国金钥匙荣誉协会终身会员19823.Re:【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Re:红与蓝]CopytoclipboardPos

4、tedby:红与蓝Postedon:2003-06-0906:141.润唐山庄集合住宅基地状况:深圳银湖一块山地使用要求:集合住宅。容积率1。容积率研究:1的容积率意味着用一层建筑将基地铺满。如果考虑朝向与景观,将基地南半部的一层建筑“折叠”到北半部,形成的二层建筑仍满足1容积率。再带入其他因素,不断进行折叠,建筑发展至四层、八层等等,同时分裂成多栋建筑,容积率总保持不变。折叠于是成为在设计时将容积率与地形等其他条件结合操作的一个工作方法。设计:如上的过程最终产生了形态分别为点、线、面的三栋建筑,取决与它们各自与地形发生关系的方式。相对于建筑形态先入为主的设计程序(如本工程业主最

5、初曾确定高层塔楼),这个方法更敏感更充分地利用基地景观资源,在住宅设计中,更可能根据地形创造不同的户型。4.Re:【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Re:红与蓝]CopytoclipboardPostedby:红与蓝Postedon:2003-06-0906:15第二张5.Re:【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Re:红与蓝]CopytoclipboardPostedby:红与蓝Postedon:2003-06-0906:15第三张6.Re:【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Re:红与蓝]CopytoclipboardPostedby:红与蓝Postedon:2003-06-09

6、06:16第四张7.Re:【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Re:红与蓝]CopytoclipboardPostedby:红与蓝Postedon:2003-06-0906:18第五张8.Re:【中国著名建筑师简介——张永和】[Re:红与蓝]CopytoclipboardPostedby:红与蓝Postedon:2003-06-0906:22工程名称:北京大学(青岛)国际学术中心合作者:王晖、彭乐乐、王欣、许义兴、于露、张路峰等建造规模:3300平方米建筑地点:国家:中国城市:青岛竣工时间:2001年北京大学(青岛)国际学术中心位于滨海的市石老人风景区。基地是一个陡坡,北侧的香港路

7、与南端的海边存在着20多米的落差。学术中心的建筑参与到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其中的一个过渡元素。换言之,建筑在此处不是占据场地的对立于基地的物体,而是地形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人的经验的角度看,这栋建筑构成一个过程,即下到海边去的时空经验。建筑的形态因此是线性的,它的空间由一系列的在不同标高上的既有室内又有室外的平台与楼梯组成。这个空间系列结束在主会议室外向大海挑出的平台。五个现有别墅被改造成中心的住宿部分。新的屋面可上人,是地形变化中的又一个层次。9.Re:【中国著名建筑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