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

ID:17100958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_第1页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_第2页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_第3页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招生办)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近几年广东高考(微博)作文题根据写作内容或写作范围提供的条件来划分,有三类:  一是直接给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  

2、二是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  三是由“导语/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  2012年深一模作文命题为第二类: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后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跟以往十年的深一模命题有不同:  1、不再采用过去“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的命题模式;  2、限定了写作文体:议论文。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审题指导】  1、读懂“导语/材料”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在引出标题和话题之前,肯定有一个导语或者有一个材料,所以,第一步是读

3、懂“导语/材料”,准确理解“导语/材料”的表层意思。  要特别注意,理解这类作文题的“导语/材料”必须准确、客观,千万不能离开“标题/话题”任意主观发挥。  2。提炼“导语/材料”的关键词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型审题的关键是能否抓住关键词。  写作这种题型的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认真审读“导语/材料”的基础上准确筛选出关键词。  所以,面对这类作文题,必须首先抓住“导语/材料”核心意思,提炼出关键词。  3。准确理解“标题/话题”词中的关键词  从考场作文反映的问题看,低分作文很多是因为考生不能揭开“导语/材料”和“

4、标题/话题”表面隐喻,透视出所给“导语/材料”和“标题/话题”的寓意,造成偏题跑题,结果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所以,“标题/话题”词中的每一个字都非常关键,审题必须抓出关键词,立意必须扣紧关键词。  只有准确理解“标题/话题”词中的关键词,才能抓住核心意思,进而提炼出准确的立意。  【给出了“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审题指导】  1、抓住“标题/话题”的关键词  如果只是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不带定语、状语的词语做标题,则这个标题就是关键词。  如果给出的“标题/话题”是一个有关系题意的题型,则要特别注意。首先要确定哪几个词是关键词。能否准确确定

5、关键词是切不切题的关键。  如果是并列式短语的“标题/话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讲清二者的关系。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  如果是偏正式短语的话题,中心是“正”词,“偏”往往

6、是修饰或限制,所以“正”词就是关键词。  如果是主谓式短语的话题,中心在“谓”的部分,谓语就是关键词。  如果是动宾式短语的话题,重心在“动”的部分。  2、确定“标题/话题”关键词重点词意  给出的“标题/话题”的关键词肯定是写作的核心、“题眼”的关键,是作文必须反映的具体内容的重点,必须紧紧抓住。  对短语式句子的“标题/话题”,首先要理清“标题/话题”中有几句话,分辨清楚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并从中找关键词,而且至少找出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关键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关键词的重点词意。  【“心要在焉”的含义】  主谓句子式:心要在焉

7、  一、字面含义:心思应该集中在某处。  1、心:心思,思想。  2、要:必须、应该。  3、在:聚焦在、定位在、集中在。  4、焉:这里。  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潜心贯注、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二、生活层面的含义  1、心无旁骛,与书中人物交感融汇的读书境界。  2、在其位,尽其责,敬其业,爱其民的为官境界。  3、左思写《三都赋》,曹雪芹写《红楼梦》般闭门谢客,十年苦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写作境界。  4、专心致志,孜孜以求,皓首穷经,废寝忘食的研究境界。  5、认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走的人生境界。  

8、三、哲学层面的含义  1、是儒家强调的“诚意正心”: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  2、是佛家强调的“初学者心态”。  3、是道家庄子所强调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