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城市森林 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

营建城市森林 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

ID:17122627

大小:22.0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7

营建城市森林 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_第1页
营建城市森林 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_第2页
营建城市森林 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_第3页
营建城市森林 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_第4页
营建城市森林 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建城市森林 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营建城市森林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  上海是环境高度人工化的城市,高楼林立、交通繁杂、污染严重,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来,上海大力进行着城市绿化建设,“十五”规划中,市政府在城市绿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但实践证明,由于受到人多地少的限制,依靠中心城区的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其局限性。所以,要改善上海城市的生态环境,必须拓展城市的绿色空间,将城市森林纳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之中。  “城市森林”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政府首先使用“城市森林”一词。之后加拿大、美

2、国等先后开设了城市森林相关课程。1994年10月,中国林学会成立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将“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郊型森林”、“城乡绿化”、“都市林业”、“城市国土绿化”等名词统一为“城市森林”,以便指导各城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所谓“城市森林”,是指城市内及其周围的树木和相关植被[1]。顾名思义,城市森林以城市内及城市周围的林带、片林为主要特征,如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风景林、生产林地及城市所依托的郊区森林等。在广义上,城市森林的范围还包括公园、花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街道、路旁的树木及其它植物,河、

3、湖、塘、池边的树木及其它植物,居民区、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厂矿、部队等庭院绿化、街头绿化的林带、片林等。如英国密尔顿·凯恩斯的城市森林由3个自然公园、带状公园和22个小灌木林及其他类型的小片林组成。比利时的城市森林包括城市绿色空间、公园和城市周围的森林。当然,城市森林的经营目标不是生产木材,而是发挥其生态、社会和公共卫生功能。  城市森林在以巨大的光合作用能力制造有机物的同时,发挥着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削减噪音、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的功能,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缓解城市热岛 

4、 城市热岛是城市气候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成因在于人类对原自然下垫面的人为改造。近3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规模大、布局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可以在高温的建筑组群之间交错形成连续的低温地带,将集中型热岛缓解为多中心型热岛,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如面积23hm2的延安中路绿地的原址是全市热岛效应最突出的地区之一,XX年一期工程万m2绿地建成后,据市气象局对7、8、9三个月的气温测定,同比白天平均温度下降℃,晚上平均下降1℃多[2]。  维持空气中的碳氧平衡、净化城市空气  森林植物是大气中O2和CO

5、2的主要调节者,它吸收CO2,放出O2,维持二者平衡。1hm2阔叶林在生长季节中1d可吸收1tCO2,同时,释放O2。每个成年人1d约耗O2,呼出CO2,因此约需10m2的林地维持平衡。如果把树木的休眠期和城市工业燃料燃烧消耗大量的O2考虑进去,则必须再增加2~3倍以上的林地面积。若按照上海城市人口为1500万计算,则需要30000~45000hm2的林地面积才能维持城市大气中O2的平衡。成片的绿化林地,既可以降低风速,又具有良好的减尘作用。林地的减尘率以夏季最佳,可达%,平均为21%~39%。即使在冬季落叶期,减尘率也有20%

6、左右。在生长期的林地中,飘尘浓度比空旷地平均低%[3]。森林还具有杀菌的作用,对保障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上海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城市缺水现象日趋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大量抽取地下水使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有关研究表明,林地的蓄水能力是非林地的20倍左右,水土流失量比例为1:44,因此建设水源涵养林将解决这一城市危机。  美化环境,促进健康  运用森林群落学原理,通过促进森林群落自身发展,可形成适应当地气候的风景林以满足城市居民游憩的需要。其中,森林公园是

7、风景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面积大,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种类繁多的森林植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植物景观,给人们提供了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普教育和文化娱乐的场所。  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需要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提出了建设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态城市的目标。按照上海“十五”规划目标,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7m2,那就还要再增加3000hm2绿地,每年至少要完成800hm2以上。但受到人口密度高、人均用地少的限制,生态绿地建设难以拓展。当市区内的用地不足以解决实际的问题时,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城市外围,国际上

8、许多大都市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如日本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在城市周围营造人工植物群落式防护林,提倡与自然共存;波兰首都华沙在近郊营造了超过67万hm2的城市森林,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77m2;莫斯科市郊周围建有XXkm2的森林环带;伦敦周围有一个约2400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