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

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

ID:17122989

大小:15.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7

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_第1页
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_第2页
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_第3页
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_第4页
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摘要开展水田灌溉用水量试验,通过对水田灌溉用水量的现场观测,计算得到了水田灌溉年用水量,为水资源评价和地表水还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关键词农业用水量;水田灌溉;地表水;还原计算  地表水还原计算是保证水资源合理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1-2],也是当前进行水资源评价的中心工作。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地表水还原量的比重较大。为保证这部分水量在还原计算中准确无误,对水田灌溉用水量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取得了较好成果。  1水田灌溉用水量试验  试验场地选择与布设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选择了一块供水与排水工程完善、地势平坦、

2、周边无高杆作物的小面积灌区作为水田灌溉用水量实验场。并在实验场内,布设流量观测断面5处,降水量观测场1处,水面蒸发观测场1处,田间蒸发观测场1处,田间蒸腾量观测场1处,地下水埋深观测井1处,土壤含水率观测场1处。  观测项目安排  在流量测验断面上利用流速仪实测地表水引用量,地下水开采量。用小浮标实测田间回归水排放量。用自记雨量计和直径为20cm的普通雨量计实测降雨量。用E601蒸发皿和直径为20cm的普通蒸发皿实测水面蒸发量和田间蒸发量。用m×m的观测筒观测水稻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采用人工方式定时观测地下水深埋及土壤含水率等项目。  2水田

3、灌溉用水量计算  资料采用  降水资料,采用自记雨量计实测值;地表水引用量,采用流速仪实测值;地下水开采量,采用流速仪实测值;田间渗透量,采用经验值;回归水排放量,采用小浮标实测值;渠系损失量,采用计算值;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采用实测值。  水稻生长期划分  根据试验区内水稻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水稻生长可划分为5个生长期。①泡田期,5月5―10日,计6d;②返青期,5月11―27日,计17d;③分蘖期,5月28日至7月11日,计45d;④孕穗抽穗期,7月12日至8月11日,计31d;⑤成熟期,8月12日至9月14日,计34d。水稻总生长期为1

4、33d。  灌溉用水量计算  灌溉用水量计算方法:①试验区灌溉面积确定。采用平板仪实测,测得面积为295000m2。②渠系有效利用系数确定。试验区引水工程在二级渠道组成。采用流速仪在两级渠道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设测流断面,分别进行进、出口流量实测,得到渠道有效利用系数为。③灌溉用水量计算。采用分式W用=W降+W地表+W地下计算。获得平均用水量为13617m3/hm2。其中,W用为年灌溉用水量;W降为降水量;W地表为地表水引用量;W地下为地下水开采量。④水稻生长需水量。水稻生长需水量包括植株蒸腾量、棵间蒸发量和田间渗漏量等3个部分水量。通过对试验资料的

5、统计得到水稻生长需水量为10710m3/hm2。⑤灌溉用水损失量计算。灌溉用水损失量包括渠系渗漏量和田间回归水排放量2个部分[3-5]。这2个部分损失的水量在灌溉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各灌区的土质不同,渠系工程质量不同,损失量也有一定差距[6]。在试验中根据测出的渠系有效利用系数,计算出地表水引用量在渠道运行的过程中年损失量为1m3/hm2。田间回归水排放量为m3/hm2。2项总损失量为2m3/hm2。  3资料分析  此次试验灌区选择在黏土结构的平原区。试验前灌区土壤含水率为%,地下水埋深为m。从表1中可以看出,水田年总用水量为13617m3

6、/hm2,水稻生长需水量为10710m3/hm2,总损失量为2484m3/hm2。水稻生长需水量与总损失量之和比总用水量少423m3/hm2。这部分水量在水稻成熟后还保持在原田间的土壤。  从表1中还可以明显看出,从水稻生长发育情况来看可划分5个用水期;从各用水期的特点看可划分为3个用水阶段:一是集中灌水阶段。泡田期为集中灌水阶段,各灌区在该阶段各自发挥其优势,集中向田间灌水,使田间的水量尽快达到饱和并保持供插秧和幼苗生长需要的水层。二是需要灌水阶段。此阶段时间较长,主要分布在水稻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前半期。此阶段是根据水稻的生长

7、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向田间灌水,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水量。三是停止灌水阶段。成熟期后半期,水稻发育基本成熟,田间土壤含水量能够满足水稻成熟的需要,因此各灌区停止灌水。为了保证收割的顺利进行,遇有降水随时排出,从而看出此次试验符合水稻生长的用水规律和用水的实际情况。  4结语  试验结果表明,水田灌溉用水量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过程和各时期灌水量由人工掌握并合理分配。据测定计算,水稻生长年用水量为13617m3/hm2。水稻生长实际耗水量为10710m3/hm2。如果采用节水的方法进行灌溉,平均可以节约用水m3/hm2,在渠道上加入防

8、渗设备还可以进一步节约用水,最多达1m3/hm2。从而看出节约用水是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的最好办法。  5参考文献  [1]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