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

ID:17129115

大小:22.9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7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_第1页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_第2页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_第3页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_第4页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  众所周知,杨廷宝和路易.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同窗,在宾大的档案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剪报,记载两人同获设计提名的光荣历史,可见路易。康在学生时代也决非庸碌之辈。然而两人毕业后的建筑道路却大相径庭,仅仅从表述思想的比较显然是不够的,所以,笔者从执业环境、建筑设计经历和建筑思想这三方面进行比较。  杨廷宝1927年回国后正赶上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在旧中国市场的集中时期,而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又有获得大量官方项目的社会关系。因此从市场环境上看,十分有利于建筑师的实践。而路易.康毕业时先去欧洲旅行和考察了几

2、年,回美国后,却正赶上1929年经济大萧条,此后几年他一直在P.克瑞事务所工作,到1932年,美国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生产总值为1929年的54%,汽车产量为1929年最高值的1/年9月至1933年3月之间,就业率下降63%,1932年底,85%的纽约建筑师失业[1].而基泰工程司的张则在回忆录中提及他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在基泰工程司工作十分顺利,乃至“生活上由俭入奢”,是可见建筑执业环境差异之大。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  众所周知,杨廷宝和路易.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同窗,在宾大的档案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剪报,记载两人同获

3、设计提名的光荣历史,可见路易。康在学生时代也决非庸碌之辈。然而两人毕业后的建筑道路却大相径庭,仅仅从表述思想的比较显然是不够的,所以,笔者从执业环境、建筑设计经历和建筑思想这三方面进行比较。  杨廷宝1927年回国后正赶上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在旧中国市场的集中时期,而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又有获得大量官方项目的社会关系。因此从市场环境上看,十分有利于建筑师的实践。而路易.康毕业时先去欧洲旅行和考察了几年,回美国后,却正赶上1929年经济大萧条,此后几年他一直在P.克瑞事务所工作,到1932年,美国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生产总值为1929年的54

4、%,汽车产量为1929年最高值的1/年9月至1933年3月之间,就业率下降63%,1932年底,85%的纽约建筑师失业[1].而基泰工程司的张则在回忆录中提及他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在基泰工程司工作十分顺利,乃至“生活上由俭入奢”,是可见建筑执业环境差异之大。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  众所周知,杨廷宝和路易.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同窗,在宾大的档案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剪报,记载两人同获设计提名的光荣历史,可见路易。康在学生时代也决非庸碌之辈。然而两人毕业后的建筑道路却大相径庭,仅仅从表述思想的比较显然是不够的,所以,笔者从执业

5、环境、建筑设计经历和建筑思想这三方面进行比较。  杨廷宝1927年回国后正赶上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在旧中国市场的集中时期,而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又有获得大量官方项目的社会关系。因此从市场环境上看,十分有利于建筑师的实践。而路易.康毕业时先去欧洲旅行和考察了几年,回美国后,却正赶上1929年经济大萧条,此后几年他一直在P.克瑞事务所工作,到1932年,美国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生产总值为1929年的54%,汽车产量为1929年最高值的1/年9月至1933年3月之间,就业率下降63%,1932年底,85%的纽约建筑师失业[1].而基泰工程司的张则

6、在回忆录中提及他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在基泰工程司工作十分顺利,乃至“生活上由俭入奢”,是可见建筑执业环境差异之大。  再从建筑设计市场需求上看,西学东渐之风在杨廷宝回国时仍处于盛期,因此他立刻学以致用,而他在修缮古建筑中学习到的古建知识显然有利于民国政府的“固有式”建筑这样的命题作文。尽管杨廷宝很欣赏现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的作品,但在南京难于实现。不过,他的设计能力足以胜任市场需求,因此在建筑活动中成为主要的一员。而在美国,由于经济不景气,自然不可能再耗资建造华丽的折衷主义建筑,经济问题使折衷主义建筑师处处掣肘,这时,“一种新的出现在欧洲的

7、建筑加剧了人们对建筑未来的怀疑。”193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开始由国家出资为穷人兴建住宅,解决一般老百姓的基本居住问题,缓解达到一触即发程度的白热化的阶级对抗状态,在此情况下,建筑师必须也只能参与政府项目,为各种造价低廉、建造快捷的建筑提供设计方案。而美国20世纪30年代制造业上的技术成就,比如流线型方式、金属材料的处理和运用,都开始运用在建筑上。1931年,路易.康就组织了一批失业建筑师成立“建筑研究小组”——一同研究因为工业化带来的规划、住宅的新问题,至1935年他才独立开业,而杨廷宝此时已经设计了数十幢当时

8、较大型的公共建筑。1940年代左右,大量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师移民美国,不但在高校任教,而且参与建筑实践,从而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面貌。从市场需求上看,美国现代建筑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