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教育案例-杜运良

社会公德教育案例-杜运良

ID:17136668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8

社会公德教育案例-杜运良_第1页
社会公德教育案例-杜运良_第2页
社会公德教育案例-杜运良_第3页
资源描述:

《社会公德教育案例-杜运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公德缺失案例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七星泡中学:杜运良社会公德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生活上又有哪些例子呢?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 为了维护我们社会 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 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 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是人 类在社会生 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 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救死扶伤等。它对维系社 会公共生活 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国庆长假过后天安门广场留下了十几万口香糖的痕迹平均每块方砖粘有十几

2、块口香糖,对此,环卫部们先后设计了三套清洗方案皆因怕损坏方砖而放弃, 最后仍然采用人工铲除的方法,上百环卫工人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口香糖痕迹清除吃口香糖本来是为了口腔文明,但是,天安门广场却因此没有了"文明"。我对我班26名学生进行了公德行为状况的调查,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的公德状况有如下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对于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学生所表现出的态度也是各有差异的,给同学乱起绰号现象有20.1%的学生表示反感,有47.6%的学生无所谓,有32.3%学生还认为是个性化表现。说明中学生对公德现象的辨别能力不强,同时在反对的群体中

3、,有41%的同学认为是违反社会公德,而有58.3%的同学则是由于这种作法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反映现代中学生群体中所表现出的本位主义相当严重对于不同的公益活动认识也有明显差异,“义务劳动”项的有超过50%的学生赞成,“义务献血”“捐款捐物”两项赞成的学生不超过35%,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由于中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认识。二是由于我们的教育知识体系的问题,对于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不能宣传、教育到位,致使学生对公益活动有一种惧怕心理。三是由于我们的中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

4、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它上升到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基本道德素养的高度来看。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

5、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3当前中学生的道德缺失,其根本原因是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结果导致了一些中学生缺乏爱心,从心理上养成了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受到的所有厚待都是应该的,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孩子们的这种意识。特别是一些孩子从小至大,出现的所有问题,包括所惹的祸,家长总是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摆平,使这些学生认为不论出了什么事,家长都会为他们擦屁股。因此,造成中学生缺乏爱心和责任意识。  一些家长总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6、,我把孩子交给你,你就应该把孩子教育好,他们很少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对一些不良行为也不及时地加以约束、管教,结果导致了一些孩子在学校的视野之外失去了有效的监控。 中学生对社会公德在自我认识上有所偏差,这是造成社会公德行为弱化的根本原因。道德本身是自律性质的,社会公德建设的主体就是中学生本身,他们的公德意识、自律意识是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的强大动力。  可见,我们必需更新观念和改进方法,开创学校德育新格局,强化社会公德教育,保证中学生 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在处理相互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7、。充实而健康的情感,是激励中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中学生能否自觉践行社会公德,不仅受制于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也受道德情感的驱使。因此,加强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社会公德素质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强化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一方面要以道德认识为基础,丰富中学生的公德观念,以确保其稳定性,另一方面要使善恶观念与各种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培养中学生对美好事物在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假丑恶现象的憎恶以培养他们高尚而强烈的道德情感中学生要想克服道德践行中的各种困难。认真履行社会公德规范,就必须加强道德实践,从平常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培养较强的道

8、德自律能力。  学生思想活跃但又未完全成熟,必须注意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要建立一个惩恶扬善的社会伦理机制。良好的道德环境离不开合理、公正的道德奖惩。这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威慑力,对丑恶现象予以鞭挞,对崇高的行为予以褒奖和支持。Hightideagainst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