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 论文

形式与政策 论文

ID:17141980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8

形式与政策  论文_第1页
形式与政策  论文_第2页
形式与政策  论文_第3页
形式与政策  论文_第4页
形式与政策  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式与政策 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国梦论文摘要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民族集体记忆和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苦难史和民族解放史的集中表述,是全体人民当下生存实践、生活现实、发展状况和社会变革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发展目标、民族共识和中国道路的新规划蓝图,体现了中国政治、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当代关切。中国梦不仅是中国文化精神、哲学基础和理想色彩的集中展现,也是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高度凝练的形象化展现,具有多元汇一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的实践特征。论文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欧洲梦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梦,是一个极为多义的象征性理念,也是一个有着特定所指的复合型理念。它体现

2、了中国政治、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当代关切,也是中国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括性理念。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使得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失发生巨大变化,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进退升降。改革获得了大量成果,积累了大量财富,全面提升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但也积累了大量矛盾和问题,如职务腐败、贫富差距、诚信丧失、环境恶化、食品危机、社会不公、弱势群体困境,等等。一系列新的矛盾需要化解,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需要理顺,这是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和必要代价。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的总体理念,恰逢其时,意义

3、深远。通过“中国梦”这一高度凝练的象征性理念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发奋图强,和衷共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梦想。当代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到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无比渴望。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充满辉煌、苦难与胜利的民族集体记忆,中国梦走过曲折的历程,这是一个“辉煌—衰落—复兴”的三部曲。中华民族经历过人类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强大繁荣和辉煌之梦,它是周秦伟业,它是两汉文明,它是大唐盛世,它是宋季富土,它是元朝拓疆,

4、它是明代兴旺,它是康乾胜景„„汉、唐、宋三大文明巅峰留下了永远的骄傲,中国梦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覆盖西域、中亚、罗马,盛唐中国则通过丝绸之路,欧亚联动,形成宏阔的东方文明圈,大规模移民潮流向中国,而大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容纳八方来客。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就是所谓贫弱宋朝,也是富甲天下,它的GDP总量占据当时世界的1∕3。而大明帝国的梦想是四海通商。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早80多年,而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则对中国充满向往,大量移民涌向这片富庶的大地。那是中国辉煌的历史之梦。然而,这片大陆也经历了1840年以来的

5、百年梦靥、百年抗争。战争、失败、割地、赔款,那是一个祸患频仍、灾难深重的百年,是一个民不聊生、备受凌辱的百年,一个悲怆而无助的“东亚病夫”的百年。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这个苦难民族的光明之梦、理想之梦,更是无数仁人志士、民族脊梁的信仰之梦、理想之梦和实践之梦。在170多年的历史上,无数怀抱中国梦的先驱者,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为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前赴后继,勇敢前行。中国梦就是理想之火,信仰之火、奋斗之火和光明之火的熊熊燃烧。中国梦经历了90多年的建党伟业和60多年来的建国大业,特别是经历了改革开放30余年来改革大潮,它迎来了全球的“中国

6、热”。期待、追捧、向往和攻击、污蔑同在,成就、功绩和困境、问题共生。中国进入了改革的转型期、攻坚期和深水区。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

7、eds.Bus中国梦的文化精神、哲学基础和理想色彩对于每一个人,梦就是一种希望,就是一种向往,一种理想,一种对未来的希冀;对于一个民族,它则是集体的记忆,凝聚的共识,奋斗的目标,行进的方向,和为着实现那一梦想而生发的全民族的热情、动力、牺牲和担当。无论苦难、屠杀,还是战争、强权,都不能剥夺人类这一固有的“特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梦构筑了最初的框架。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到20世纪席卷中国的革命、解放的热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梦的基色。德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恩斯特·布洛赫(ErnstBloch)在他的代表作《乌托邦的精神》和《希

8、望的原理》等著作中,思考了人类永存的这种未来性,创立了一种关于梦的哲学——希望哲学。他说:“期待、希望、向往,走向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意向,这不仅是人的意识的根本标志,而且当它们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的话,也是整个客观实在内部的一个决定性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