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厂房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ID:17146243

大小:15.3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厂房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厂房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厂房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厂房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厂房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厂房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作出几条主轴线的控制,经复核无误后,提出测量报验单,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测量依据  国家现行规范:《工程测量规范》;  中国轻工业广州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  业主方及其有关单位组织的施工现场有关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和提供的相关资料。  施工测量的组织  测量人员的素质  该工程的测量工作,关系到建筑物定位及功能间的布局要求,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满足国内外相关规范的要求。我们将组织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测量人员来承担此项目的测量工作。  

2、施工测量的组织  以项目经理部牵头组织专业测量人员组成专业测量组。  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由我单位测量大队测设,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交项目部测量组使用,项目部测量组在使用前应予以检查及复测。  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测量设备、仪器准备:  日本拓普康DI9603红外线测距仪1台  德国010BJ2经纬仪2台  德国芬荼92336精密水准仪2台  钢卷尺50m2把  弹簧称100N2把  测量设备管理  1)所有测量仪器、钢尺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严格按照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执行。方格网按Ⅱ级独立网要

3、求测设。  3)所有测量仪器、钢尺等都由专业人员专人负责保管。  建立施工控制网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或设计图纸上指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网点的测设。  测量按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先在整个建筑场地内建立统一的控制网,作为各建筑物的定位、放线的依据。  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各建筑物定位测设。  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该,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  使用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时,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

4、。  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尺量度时,应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后方可进行量尺。  统一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保护,重点的标志和环境保护需要,可加栏围护。  高程控制  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示的国家水准点标志或勘测设计图纸上指定的水准点相对参照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  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Ⅱ等的值,闭合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5、。  建筑物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根据总平面图或布置平面图所标示的方位、朝向定出基点,用经纬仪测量定位,用钢尺丈量平面及开间尺寸。  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测量各轴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总体尺寸及开间尺寸复准准确,方可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外的轴线桩、龙门架及邻近建筑物上。  分画轴线开间尺寸,应用总长度尺寸进行复准,尽量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  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龙门架应设在距离开挖基坑上坡边1~以外,轴线标志应标画出各纵轴线代号。  延伸轴线标志标画的轴线桩、龙门架及建成筑物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  管

6、道工程测量  管道工程应首先了解和掌握管道设计资料,包括管道总平面布置、纵横断面图、管道线路的起、终、转折各点的坐标,各井位距离、标高、坡度等。在收集现场测量控制资料基础上编制施测方案。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加密;管道线路的定位放线;配合管道施工的测量。  施测中重点测设:根据设计坐标的管道和现场的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或角度交会法测设主点的位置。  管道施测精度,导线边长测量相对中误差为1/10000,测角中误差不大于15″。管线起、终、转折点定位允许差为正负50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