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

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

ID:17212390

大小:24.2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8

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_第1页
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_第2页
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_第3页
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_第4页
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  1.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施工图纸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工程测量规范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人员组织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1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3名现场辅助测量员设备配备本工程拟采用配备TOPCO型全站仪N211D,激光经纬仪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2台水准仪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自进场开始,配合工程进度进行轴线的投测和标高的控制。定位放线作业条件施工测量作业条件。管网图等资料齐备。测量仪器经校检完好齐备。施工现场已平整好,地面障碍物已清除。建筑规划红线界桩已投

2、放,保存完好。测量员已事先熟悉建筑规划红线图和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规划红线的间距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已算出建筑物各特征点与规划红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并正确标注在建筑总平面图上。测量员已确定测量放线的方法和步骤。所用材料及仪器测量工程主要用一些零星、辅助材料,包括:红砖、白灰、木桩、铁钉、钢条、油漆、图纸、水、砂、石子、水泥等。测量工程主要用三种仪器:激光经纬仪、水准仪、TOPCO型全站仪N211D。工具主要有:5m小卷尺、50m钢卷尺、水准尺、、坠子、直径~1mm线、墨斗、三角板、画板、工程笔、工具、二号锤、手锤、扫帚、水平尺、水平连通管等。定位放线依据根据建筑设计总平

3、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本工程为面积大,分布散框架剪力墙结构,按一级方格网控制即可满足施工要求。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点定出主控轴线。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即便于观测又不易遭到破坏地方加以固定、保护。定出主轴线控制网以后,依据基础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加密出建筑物其它主轴线,经角度

4、、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工艺流程根据图纸算出各物特征点与红线控制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放样数据。依据线控制的桩,确定并布设施工控制网。依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最后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上楼层后的轴线投测方法:经纬仪投测法,采用JZ2级经纬仪进行投测。其工艺流程是:延长建筑物四周轴线至建筑物总高度外或附近建筑物顶面上→将经纬仪安置在延长的轴线上→按正倒镜分中,投测轴线。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向上逐层投测。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以总平面图、红线图为依据,采用网点控制。根据测绘院所给出的控制桩的坐标,利用经纬仪将坐标网引入现场围墙内,作四个坐

5、标控制桩,并妥善保护。将建筑物控制轴线延伸至围墙或砼地面上,并作可靠保护。为避免交叉轴线产生误用,凡横向的轴线用红色标志,纵向轴线用蓝色标志,四角必须设有不会移动的后视点。轴线投测控制方法±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根据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校测,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轴线投测方法±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主体轴线在基础施工完后,根据控制轴线将控制线投测到基础承台四周,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依据。在施工层楼板施工完后,根据基础

6、上中心线,采用外控法中的侧向借线法将中心线投测到施工层,作为放线的依据,各层均照此进行。竖向投测前,应对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本工程垂直度的控制,以平面控制轴线控制。楼层弹线时,该轴线在建筑物外边缘标注“红三角”标志,待各层模板校正后,用经纬仪从±0。00m处向上引测检查,确保各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从而也检查轴线的准确度,确保整个工程总高度范围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mm,并随时请专业测量单位复核垂直度,确保准确无误。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层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细部轴线。高程测量高程控

7、制网的测设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高的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不小于15米。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高程施工测量±以下标高控制施工测量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内水准点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