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麈尾》的阅读答案

说明文《麈尾》的阅读答案

ID:17234054

大小:15.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9

说明文《麈尾》的阅读答案_第1页
说明文《麈尾》的阅读答案_第2页
说明文《麈尾》的阅读答案_第3页
说明文《麈尾》的阅读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文《麈尾》的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说明文《麈尾》的阅读答案  麈尾  白化文  ①麈(zhǔ)尾,是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把麈尾认为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年出版的《辞海下册》4728页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②麈尾,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状。它有点像现代的羽扇,可又不是扇。麈尾也绝不像拂尘,这是肯定的。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大不相

2、同。  ③据说,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向。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义。魏晋六朝清谈家习用麈尾。只有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在这一点上,它有点像某些外国帝王和总统手持的权杖,起显示身份的作用。那是不能随便交与他人,特别是交与侍从代为掌管的。而拂尘,则是侍女一类人侍候主人时拿的东西,这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④东晋大名士王导有一篇《麈尾铭》: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麈尾本来的用途似乎是拂秽清暑,大约兼有拂尘、扇子的功用,可是御于君子,经清谈名士手执以后,身价倍增,谁还敢说它质卑呢?  ⑤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实为《竹林七贤图》

3、残卷,其中所绘阮籍便手执麈尾。七贤以嵇康、阮籍为首,看来阮籍执麈尾也隐喻有竹林清谈领袖之意吧。此外,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中的孙权,也手执麈尾。从而又可看出,麈尾虽是清谈所用的名流雅器,但因它能显示一种高雅的领袖身份,所以,名士平时自然可以手执,另一些虽非名士但具有某种领袖资格的人也可以拿。  ⑥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据《晋书王衍传》记载,大清谈家王衍常用的是白玉柄麈尾,他的手和玉柄同样白皙温润,有一种病态美,历来为名士所称道。《陈书张讥传》记载,陈后主造了一个玉柄麈尾,认为当时配拿它的只有清谈家张讥,就把它赐给了张讥。这两则故事说明:。大

4、名士王濛病重时,在灯下转动麈尾看来看去,长叹不已。王濛死后,另一大名士刘惔把犀麈尾纳入棺中。麈尾与名士,可真是生死与共了。  13.从功用上讲,麈尾与拂尘、扇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  14.请在第⑥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15.因为文献界与文物界的脱节,《辞海下册》4728页对麈尾的解说并不准确,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在第①段横线上为麈尾准确定义。(2分)  16.读过本文之后,你对麈尾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归纳。(2分)  17.积累链接:请默写出教材中朱熹《观书有感》的最后两句诗。(2分)  二、欣赏麈尾之华贵,感受名士之风采(10分)  13.

5、(2分)麈尾与拂尘、扇子的相同之处是都能拂秽清暑。(1分)不同之处是拂尘与扇子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麈尾只有清谈名士和具有某种领袖资格的人才能使用。(1分)  (说明:若分开表述麈尾与拂尘、麈尾与扇子的不同点,也可得分)  14.(2分)①那时的麈尾是极其华贵的。  ②华贵的麈尾是极受名流重视的。  (说明: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15.(2分)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或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  16.(2分)通过本文的阅读,可以了解麈尾的来历,形状,用途,制作工艺以及它与拂尘、扇子的区别。  (说明:答对一点得分,至2分为止)  17.(2分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明:错一字扣1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