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

ID:17254050

大小:17.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9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_第1页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_第2页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_第3页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_第4页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耶路撒冷哪些著名古迹  耶路撒冷(阿拉伯语:القدسالشريف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ירושלים、拉丁语: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一神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简介  耶路撒冷(阿拉伯语:القدسالشريف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ירושלים、拉丁语: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双方都有争议)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耶路撒冷区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  耶

2、路撒冷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一神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目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著名景点有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耶路撒冷在历史上有多次被外族人破坏,也有多次重新修建

3、,既是世界瞩目也是命运多舛的城市。耶路撒冷是世界上重要的旅游中心。  耶路撒冷既古老又现代,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其居民代表着多种文化和民族的融合,既有严守教规又有世俗的生活方式。这座城市既保存过去,又为将来进行建设,既有精心修复的历史遗址,又有细心美化的绿地、现代化商业区、工业园区和不断扩展的郊区,表明了它的延续性和生命力。著名古迹  一、犹太教希律圣殿的西墙(即“哭墙”)  犹太教把耶路撒冷作为圣地源于公元前10世纪。当时所罗门在位,他在都城耶路撒冷建造了希伯来人的神庙--所罗门圣殿。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攻占耶路撒冷时,圣殿毁于战火。以后

4、虽然曾经重修,但在1世纪时又毁于罗马人手中。此后,由于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迫移居他乡,圣殿始终未能恢复。出于怀旧、崇古的心理,犹太人在第二圣殿废墟上,用大石头垒起一道长481米,高米的石墙。犹太人认为砌墙的石头取自所罗门圣殿,因而石墙就是犹太王国的遗址。这就是犹太人敬仰和团结的象征---“哭墙”。每逢星期五都有犹太教徒来此哀悼和祷。更为有趣的是,这处寄托着犹太人XX年大流散哀思的“哭墙”,在穆斯林的传说中,又是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天前栓马的地方,穆斯林因之而称它为“飞马墙”。  古城  二、圣岩清真寺和艾格萨清真寺  这两座清真寺相隔很近,都位于神庙山(

5、即圣殿山)上,旧城的东南部。一个银灰色,一个金黄色,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气象非凡。  圣岩清真寺又称为萨赫莱清真寺。公元636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了耶路撒冷。691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一位哈里发主持建造这座可以充分展示阿拉伯建筑艺术的优美杰作。其最外是一层八角形墙体,全用石块砌成,外墙用花瓷砖贴面,镶嵌有穆罕默德神奇夜行时留下的那篇未完成的《古兰经》文。顶部是半球形,外包金箔,显得灿烂辉煌。因为这块巨石的神奇传说,使它和穆斯林、犹太人的宗教信仰都有紧密联系。相传,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马从麦加到耶路撒冷,后来就是踩着这块巨石升天、去聆听

6、安拉的启示的。据说这块石头至今还有穆罕默德升天时留下的脚印。围绕着这块巨石还有另一种传说。犹太人说他们的始祖亚伯拉罕捆绑自己的儿子以撒,放在这块石头上,准备做燔祭,献给耶和华。因此犹太人也把这块大石头看做圣石。  阿克萨清真寺是耶路撒冷最大的清真寺,朝向穆斯林的第一圣地麦加。它的长条银色顶高20米,与圣岩清真寺的金色圆顶交相辉映,形成了圣殿山的独特情调和景观。阿克萨清真寺的内部,中央通道高19米,左右各连着3个通道,每个高12米。在中央通道的柱子上,是一个3层的连拱廊。在该寺的圆拱前,是11世纪的凯旋门建筑,用多色瓷片镶嵌,圆顶内是12世纪晚期的彩

7、色瓷片镶嵌。  三、圣墓大教堂  又称复活教堂,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因此也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参拜地之一。  公元326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希伦娜巡游圣地耶路撒冷时,维纳斯神庙的主教告诉她,耶稣殉难和复活的地方即在这一处所下面。希伦娜回去后将这一发现通告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一世遂下令将维纳斯神庙拆除,在此地修建了一长方形教堂,即圣墓大教堂。  圣墓大教堂呈罗马长方形会堂格局,殿内庄严凝重、幽邃深沉。殿中石柱纵横,圣龛处处满壁,存放着大量传说的圣迹和圣物。教堂有两扇大门,门两旁各树立着三根大理石柱

8、。前廊建在一个古蓄水池的顶棚上,两侧鳞次栉比排列着多座教堂。  四、受难之路  受难之路又称多洛罗萨路,据说耶稣当年就是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