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ID:17261129

大小:3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9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_第1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_第2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_第3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_第4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篇一: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复习课教案(星港刘桂玲)12345篇二:第14课《外交成就》教案第14课《外交成就》教案【导入新课】(播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场录像,显示石广生部长的中文讲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标志着我国的对外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么,你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的发展历史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外交成就》一课,了解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外交方面的成就。【阅读质疑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自主学习,了解本课内容,完成导学案中自主探究的习题。(5分钟后)通过自学课文,同学们对课文知识有了

2、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共同进入今天的学习。【多元互助合作探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一直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争为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提问:时间、国家、原则内容。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后,经中印缅三国的倡导,初步为世界大多数

3、国家所接受,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过渡)如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那么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的提出,及时扭转会议的方向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威力的大展示,下面我们来学习下一标题“出席亚非会议”。二、出席亚非会议提问: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国家(亚非)。1955年,29个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但由于与会国家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差异,加上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某些国家间的隔阂,

4、彼此间存在矛盾、分歧是难免的。而美国利用这些分歧,在会前、会外多方面活动、造谣,使会议受到干扰,有少数国家代表的发言沿袭了西方的反共观点,把矛头指向中国。对此,19日下午的发言,周恩来总理系统的阐明了亚非形势、任务以及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毫不避讳的指出亚非国家间有同、有异。鲜明指出(提问学生总理的讲话)。我们把周恩来总理的思想概况“求同存异”方针,“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为会议的圆满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会议得以圆满完成。提问:亚非会议圆满召开有什么意义呢?为新中国赢得了声誉和朋友,打开了新中国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过渡)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

5、为我国以后的外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又有了新的成就,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下一标题——重返联合国与中美建交。三、重返联合国与中美建交。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理应享有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由于美国等国家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被长期排斥在联合国之外,而台湾的国民党集团却非法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提问)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会议、意义。(过渡)70年代是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另一成就就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面我们看中美关系的发展。新

6、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实行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双方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转机。下面我们看具体过程:1、“乒乓外交”使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打开(本文来自:Www.bdfqY.cOm千叶帆文摘: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7、。3、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准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提问内容)4、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讨论: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由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发展变化的出发点(实质)是什么?原因:第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二:国际形势的变化,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第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发展变化的出发点:国家利益。(过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

8、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