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

ID:1726275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_第1页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_第2页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_第3页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_第4页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证券金融金融研究论文题目:核心原则与防范金融危机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是一部指导各国监管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的纲领性文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从核心原则的角度反思亚渊金融危机的成因,解剖我国金融领域特别是会计领域存在的风险及其表现形式,探讨防范金融危机的途径及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从核心原则看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  从银行监管的角度来看,监管不力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根本的

2、原因。核心原则阐明了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五项先决条件,其中前两项也是最重要的两项先决条件,即:(1)稳定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2)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而这两项条件正是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亚洲国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这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自源性或根本性原因。  从“宏观经济政策”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目前见诸于报刊的文章颇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两点: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资金过度地投放于收益高风险大的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形成了“泡沫经济”,造成了大量房地产积压,导致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据统计,1997年泰国银行呆账达2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房地产业造成的;日本19

3、97年银行的坏账、呆账以及有可能成为呆账的贷款总额高达77万亿日元,占其全部贷款总额的12%。二是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由于经济中结构性矛盾的存在,经常项目出现长期性的逆差,加之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失当,使国际投机资本有可乘之机进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从“公共金融基础设施”的角度分析,目前很少触及。核心原则所述及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法律体系和会计体系,这里着重从会计体系角度加以分析和透视。由于会计体系存在某些缺陷,使得公共金融基础设施不完整,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便失去了保障,这也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审慎会计原则未能切实遵守。所谓审慎会计

4、原则,是指对具有估计性的会计事项,应持谨慎态度,即对利润的估计和记载要谨慎或保守,对损失的估计和记载要充分。亚洲一些国家在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和核销方面,未能完全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如日本在呆账准备金核销上,条件过于苛刻,程序较为繁琐,且商业银行没有自主权。只有当借款人破产和担保失效的逾期贷款,才准予核销,并要逐笔报大藏省审批,使一些实际呆账不能及时核销,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2、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备。国际货币投机者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以小搏大,获取暴利,冲击了金融市场。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属于表外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未能及时充分地揭示和暴露大额风险。泰国商

5、业银行仅1997年l—5月就出售了150亿美元泰铢远期合约给国际货币投机者,埋下了危机的隐患。  3、会计内控制度不严密。1995年发生震惊全球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起因于该行职员里森私设账户,违规经营。他一方面向总部虚报大量交易利润,同时又向总部申请大量交易保证金来进行交易和弥补实际亏损,最终形成了22亿新加坡元的巨额亏损,导致了巴林银行集团的倒闭。这一事件,暴露了巴林银行在会计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隐患,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无独有偶,1996年9月日本大和银行也发现了类似事件,该行纽约分行职员,违法私设账户进行交易达11年之久,造成了ll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两起

6、事件充分说明,严密的会计内控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屏障。二、从核心原则看我国金融会计领域存在风险及其表现  由于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稳定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因而具备了实施有效银行监管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没有爆发类似的金融危机。但这不等于说不存在金融风险和隐患。从会计体系角度来衡量,我国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因而在金融会计领域还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  (一)会计信息失真,形成了潜在的或现实的金融风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是违规经营。但违规经营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离不开会计业务的处理。从某种意义说,违规经营的会计技术处理过程等于违规经营行为的实现过程。

7、自1995年以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违规活动进行了严肃查处,全国范围内的违规经营活动虽有所遏制,但少数金融机构的违规经营行为仍有发生。1997年又查出152家金融机构发生新的违规经营行为。当前,通过会计技术手段掩饰或实现违规经营活动,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形式有:  1、乱用会计科目。如将“定期存款”放到“同业拆入”等科目核算,以改变资金性质,不计交存款准备金;或将贷款放在“拆出资金”等科目核算,以逃避人民银行对存贷款比例的考核;或将代收的财政存款转移到别的科目反映,违规占用中央银行基础货币。  2、假造账表。某些金融机构为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