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激励方案设计

绩效激励方案设计

ID:17266967

大小:1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9

绩效激励方案设计_第1页
绩效激励方案设计_第2页
绩效激励方案设计_第3页
绩效激励方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绩效激励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绩效激励方案设计  激励方式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关系着组织绩效管理的效果,进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绩效激励方案,欢迎查看!  本文试图建立绩效和奖励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初步给出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的原则性方法和步骤。  绩效管理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员工取得一定的绩效X,如果给予一定的激励Y,则可以导致新行为的产生,即新的绩效X,连续的可持续的激励Y可以不断产生新的绩效X,这种导向约束可以塑造员工形成习惯性的行为。  我们将这种假设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就是Y=F和X=F两个函数。  绩效激励方案更多的是解决第一

2、个函数即Y=F的问题。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从字面意义上讲,绩效是绩和效的组合。绩就是业绩,是员工行为的结果,效是指及时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方法、方式等,是一种行为或态度。  因此绩效X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两种:  1)结果绩效:结果绩效又可以分为工作量、相对工作量、分值三种表现形式:  工作量:是以工作的数量、货币金额做为基准的,比如产量、销售量、销售额、利润额、投诉次数、事故次数等等  相对工作量:主

3、要是完成率、合格率、不良率、投诉率等等  分值:将工作量或相对工作量按照一定的规则折算为分值  2)行为绩效:行为绩效往往是不能量化的,因此常常采用转化为分值的方式进行考核。  转化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关键事件法、评定量表法、行为评定量表法、360度反馈法、书面报告法  激励Y要针对不同的绩效X,选择不同的激励模型,主要有:  1)计件工资制:奖励系数一般是称为计件单价,奖励的程度往往是直线性强化模式,也可以是分层强化模式。  2)销售提成制:奖励系数一般称为提成比例,又可以分为销售量提成、销售额提成两种方式。  3)利润提成制  4)超额

4、提成:一般是针对超工作量、超销售额、超利润或者节约的成本金额等按比例提成  5)积分制:类似于航空会员积分制,适合技术、研发类岗位的绩效激励设计,是一种长期的激励方式,既可以用定量的指标,也可以用定性的指标。  6)团队奖励方式:即通常意义上的二次分配方式。  激励F是激励方式Y的具体实施规则,也是对激励强烈程度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线型激励:适用于激励和绩效之间是强线性关系的情况,比如计件工资制。激励的强烈程度取决于斜率的设计。直线型激励又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上不封顶,设定下限;  设定上限,下

5、不保底;  设定上限,设定下限。  2)层级型激励:激励和绩效之间也是线性关系,但是不是连续的线性关系,需要设定基准线、将绩效分成多个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设计不同的斜率或起始点。层级型激励又可以分为强化奖励型和强化惩罚型两种。  3)曲线型激励:激励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曲线关系,比如指数型激励常常应用在工龄工资的设计上。  对单一岗位或部门的绩效指标的选择,往往不是单一的指标,而是多个指标的组合。常见的平衡积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也都是多个指标的组合运用。  不论是定量的结果型绩效指标还是定性的行为绩效指标,都可以通过分值的

6、转换进行多指标组合设计,组合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类型:累加型、权重比例型、系数调整型、混合型。  影响绩效考核激励周期的因素主要有:  1)行业特征:产品生产周期或销售周期较短,则可以月度、季度考核,大型设备、房地产、大型项目等周期长,则可以季度、年度或项目周期进行考核。  2)职系特征:销售职系、生产职系往往按月、季度进行考核,研发职系往往按研发周期进行考核,人事行政职系、技术职系可以灵活安排,既可以按月、季度,也可以按项目/任务周期。  3)职级特征:高层级管理人员考核周期一般较长,以季度、半年、年度为宜,低层级员工较短,以月、季度为宜。

7、  绩效考核激励方案的设计远不止于以上内容,但是激励方式的选择和激励强度的设计是方案的关键内容。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客户企业的具体产品、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战略目标,可以设计出更具科学合理的指标组合体系和激励模型,从而提高方案的可落地性,更好的发挥绩效管理的行为塑造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