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

ID:17287768

大小:18.2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9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_第1页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_第2页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_第3页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_第4页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金寨  四天的考察活动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可是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心中,四天以来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久久在心中回味无穷。这次的“红色之旅”活动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山区人民艰苦但充满信念的生活,也让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环境更加珍惜。  8月2号早上6点我们准时出发,一路上跌跌撞撞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对大山的向往和对大山人民的好奇。怀着激动而又新鲜的心情,我们跋山涉水,于下午两点左右到达金寨革命博物馆。  博物馆的大门有八根大理石柱威严的矗立着,十六级花岗石台阶,前面有广场围墙,后面有回廊庭院分别栽培着四季花木,正赶春之

2、季,各种花卉开得十分艳丽。广场中心是假山喷泉,喷泉池内大大小小的鱼儿游来游去,仿佛非常默契的欢迎我们的到来。馆内工作人员给我们打开大门,我们全体同学都非常严肃的步入馆厅,馆内用电声为我们讲解,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即序厅、革命历史、烈士事迹、将军简介陈列序厅正面悬挂着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四位中央首长的题词,两侧放置前言和史迹电动图。在这里,跟随着导游详细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安徽金寨县是革命的圣地、将军的摇篮。金寨,一个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地区,也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为新中国培养了59位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牺牲的烈士共计10万,建国后,为了祖国现代化建设

3、的需要,金寨人民贡献出了10万亩良田,有10万金寨百姓成为库区移民。这三个10万一直被广泛传诵。展馆的革命历史部分,分别以分组列题,史物结合展示了自1921年党的成立至1949年整个大革命时期金寨建党活动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反映了旧中国苦难的金寨人民在救星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开始觉醒起来闹革命的过程。烈士事迹部分,展出了140余名各个历史时期县团级以上烈士的画像,以及烈士生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将军陈列室里,悬挂着59位以上将洪学智、中将皮定均、少将丁世方为首席的将军金箔肖像,每张肖像下有各位将军的成长过程简介,屡建功勋的战迹。这一幅幅威严的肖像使人感到和蔼可亲

4、,眼神里蕴藏着含蓄的威严和一种坚不可摧的革命斗志。他们是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精英,他们是中国人民的父辈,他们是现代中国人无以伦比的楷模。在烈士陵园里,我们看到了背靠着大山代表革命战士的八角帽楼,而楼里面则是葬着革命先烈们的骨灰,在墓林里,葬着131位为革命战斗而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的力量,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在金寨人民心中永垂不朽,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随后,我们来到新中国第二大坝梅山水库大坝,虽然是外观,但它的雄伟气派已深深让我们领会到,我们不虚此行。  第一天的晚餐是在金寨宾馆用的,当时安徽省省长和我们住在一起,这让我们很骄傲。也许是因为车上的时间太长,

5、我们已经睡足了,可能我们兴奋个好奇的心情还未散去,晚上就睡不着。我们就一群人出去逛金寨大街,街上的小店物价都很便宜,小吃摊上围了很多人,我们也买了几串板烧,品尝着属于金寨特有的风味。回到宾馆,我们也已经有了困意,就美美地睡了。  8月3号下午我们来到了和我们结对的古碑中学。由于在下雨,原本就不好的路更加泥泞和颠簸,可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在领导讲话,学生代表发言,互赠礼物后,终于到了自由座谈的时间。我们班结对的同学是汪晓,她告诉我们,他们一个寝室要住了二十几个人,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男生宿舍连窗都没有,我们很难想象,在连续四十几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中怎

6、么学习,怎么读书,怎么休息。他们的食堂,又小又破,米饭是他们自己从家里带米来蒸的,菜也只是每个月从家里带些不易坏的咸菜,根本没有办法考虑到营养问题。教室里的课桌已经破旧不堪,没有电风扇,给我的印象就是,干净,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室里仍是整洁干净的。他们是每个月回家一次,然而回一趟家却要翻山越岭地走上几个小时……走近了他们的生活,我们才深深地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然而古中的学生口口声声地一直在说“谢谢”,我知道,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谢。  离开了古碑中学,想要帮助他们的心情更加强烈,我庆幸,我可以来到这里,和他们度过几天。  红色之

7、旅心得体会金寨  8月4号早上,也是我们此行的第三天,我们被分成6个小组去同学家家访。我们这一组去的是最远的张文生家里。在司机师傅高超的车技下,我们还是不得不在离他家半里路的地方下车步行。来到张文生家里,看到的都是不能忘记的情景。床是50年代的板床,就是一块木版上铺了一床草席;给我们吃饭用的大圆桌是从邻居家里借来的;厨房里的灶台是砖块垒成的,是要用木柴烧火蒸饭的老式灶台……我们在田野里奔跑,去看人工培育的灵芝,在山顶上大叫,在玉米地里亲手摘玉米……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释然。这顿中饭,是我们吃的最香的一顿,主人家的热情招待让我们感到无比温馨和感动。临走的时候,和

8、张文生握了手,还是很舍不得。舍不得大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