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小马变奏曲

音乐教案:小马变奏曲

ID:17289983

大小:14.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9

音乐教案:小马变奏曲_第1页
音乐教案:小马变奏曲_第2页
音乐教案:小马变奏曲_第3页
音乐教案:小马变奏曲_第4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案:小马变奏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音乐教案:小马变奏曲设计意图  儿童是活动的主人,儿童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才能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小马变奏曲》主要是让幼儿能在理解歌词,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速度表现歌曲,感受歌曲诙谐、愉快的气氛,并能用手指游戏的形式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愉快,诙谐的气氛。  2.初步尝试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小马的图片。  3.绘制简易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

2、活动  1.师:你们看谁来了呀?小马要和我们讲他和爸爸妈妈的故事,你们知道是什么样的故事吗?  2.师:我们先来听听小马和爸爸的故事。  二、理解歌曲第一段内容,学习演唱。  1.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演示小马图片,表现小马跑和摔跤的情节。  2.师:小马跟着爸爸出去玩的时候怎么啦?它为什么会摔跤?  3.师:在歌曲里面唱了很多“包古里包古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4.结合图谱再次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师:“包古里包古里”像不像小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跑起来

3、的样子,好吗?  5.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一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摔一跤”处由幼儿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内容,学习演唱。  1.师:我们再来听听小马跟着妈妈干什么了?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一起来听一吧!  2.倾听第二段歌曲录音。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小马为什么要跟妈妈出去?它经过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吗?  师:谁愿意来学一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吃草的样子?  师:小马吃饱了心情怎么样?  4.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吃个饱”处由幼

4、儿接唱。  四、完整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2.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唱的时候有快又慢吗?  3.教师现场在图谱上画出速度变化的符号,表示唱得快,表示唱的慢。  4.师:我们一起来,注意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诙谐愉快的情感意蕴,在“包古里……摔一跤”和“包古里……吃个饱”处边唱边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活动反思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常蹲下身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儿在想什么、喜欢什么;

5、要了解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在设计该教学内容时,我牢牢把握“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这个方向,来确定回答的主要环节与方式——利用简谱帮助孩子理解内容,并记忆歌词,加快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与激情。有了歌曲本身和教学设计两个保证,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学的很认真、有趣,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标。同时,我们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准活动中幼儿发展的支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把这些点转换成可行的、合适的活动。这首歌本身所体现的特点是符合孩子的兴趣的,这在回答的实施中已经明确可见。  采用图谱教学法,帮助

6、幼儿熟悉并掌握歌词——是孩子们轻易的发现两段歌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帮助幼儿精确地把握歌曲性质——第一段是活泼欢快的,第二段是无力到有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