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金融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

ID:1729522

大小:3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3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_第1页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_第2页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_第3页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_第4页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证券金融银行管理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近年来,信贷集中问题成为我国信贷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机构收缩、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贷款投向趋于集中等方面。总的来说,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和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结果,体现了商业银行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信贷资金、追求最大利润的经营思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信贷集中又给我国的经济金融改革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信贷集中并采取有效策略避免信贷资金过度集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表现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形式:  (一)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集中  一方面,贷款权和审批权的集中。随着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建立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大规模上收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一、二级分行,总行和省行的直贷规模不断扩大,省行以下机构对项目贷款和新开户企业贷款没有审批权,只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且金额不大。多数基层行,特别是县支行没有贷款权。另一方面,基层信贷网点的退出。伴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普遍实行了集权式

3、的信贷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在机构重组中信贷网点撤并步伐逐渐加快。据统计,2000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为120909个,到2004年底减少到77992个。  (二)经营资金出现集中趋势  为有效控制风险,多数商业银行通过实行二级准备金制度和优惠利率,将基层行吸收的资金集中到分行,统一调度使用。国有商业银行上存的超额储备利率一般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53个百分点左右,有的则高出2.61个百分点,大部分行在3至4个百分点。这样就出现了资金向分行集中,而基层行大多数则变成了吸存机构的现象。  (三)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随着金融机构贷款面逐步缩小,新增贷款向少数行业集中

4、趋势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一些优势行业、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交通、钢铁等)的集中。贷款行业分类统计显示,2003年金融机构全年发放的制造业贷款占贷款新增额的20.1%,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8.4%。[1]  (四)银行信贷客户的集中  从贷款的所有制性质及规模来看,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控股企业,即大企业、大行业。而对于我国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的民营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各家商业银行则大多采取提高门槛的态度,拒之于门外。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GDP超过了50%,但仅得到金融资源的30

5、%;而创造GDP不足50%的国有大型企业却占用了70%的金融资源。[2]  (五)信贷区域的集中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收缩基层机构网点,尤其是大量撤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构,支持重点逐步向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大量撤并机构的同时,由于经营资金的集中,各商业银行在资金的调度上出现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见表1)。    表1国有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分布地区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1―2004)。    由表1可见,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新增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余额的78.16,而中部和西部仅占14.12和

6、18.73。据统计,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贷款新增18711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68%,中部地区贷款新增4182.7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西部地区贷款新增4195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各金融机构总行新增贷款562.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其中90%左右发放到东部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较大的省(市)有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该六省(市)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各项贷款余额为7.5万亿元占全国的47%。信贷地域分配的不平衡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六)贷款期限的集中  银行存贷期限结构不匹配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

7、现为短期贷款投放比例下降,而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则不断提高。2000年,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7931.19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28.11%,然而,2005年中长期贷款余额达87460.42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44.92%。数年间,中长期贷款共增长59529.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64%;而短期贷款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87%。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分析    (一)银行自身因素分析  1.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是信贷集中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宏观形势影响,不少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偿债能力弱化,借破产改制之名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