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

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

ID:17298414

大小:770.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9

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_第1页
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_第2页
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_第3页
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术探讨·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翟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摘要:明初,元朝势力北撤塞外草原,史称“北元”。北元欲图恢复中原,明朝为加强边防,修筑“边墙”(长城),建立卫所。明朝在与北元保持对峙格局的同时,不断加强北边防御体系建设。洪武二十九年正式设置开平卫指挥使司,将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后东、西两面的防御体系正式联结起来,构成一道外围防线,标志着明洪武朝北边防御体系的建成,也成为明与北元的基本疆界。关键词:洪武;北边防御体系;明与北元;开平卫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

2、编号:1674-5078(2012)06-0068-03DOI:10.3969/j.issn.1674-5078.2012.06.020一、洪武前期明与北元对峙格局的形成力控制。朱元璋不得不对北元的政策作出重大调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顺帝从大都退往上整,转而以防御为主,并将整个防线南缩,开始重都。洪武二年(1369年)五、六月间,常遇春等率领点经营大同、宣府至北平一带的边防。的明军击退了北元将领也速等对北平、大同的进洪武六年(1373年)八月,命徐达、李文忠等,攻,并乘势向开平进发,迅即攻克开平,时北元势赴山西、北

3、平等地练兵防边,并叮嘱守将们,“略荒力已北撤,随后又追击数百里,生擒宗王庆生及平裔之地不如守边。……御边之道,固当示以威武,章鼎住等人。①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明朝再次尤必守以待重,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斯为上策。若北征,兵分两路:徐达出兵甘肃,败扩廓贴木儿;李专务穷兵,朕所不取,卿等慎之”③,可知,经此一文忠出居庸关,先攻兴和,后克应昌,俘获顺帝嫡役,明朝不再抱有“永清沙漠”的幻想,转而以“守68孙买的里八剌等人,随后占领上都,元太子爱猷识边”为上策。明朝为加强北部边境的防御,“又诏山晋城理达腊远奔漠北。西都卫于雁

4、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凡七职北元势力在明朝的军事打击和招抚之下,或十三隘,俱设戍兵”④,沿边各隘口、要冲均修筑关塞业技被击退远遁漠北,或纷纷降明,明朝得以控制漠南驻守。同时,徙沿边州县之民于内地,以断绝这些术大部分地区。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在北征节节“携贰之民”与北元的联系。自岭北之役以后至洪学院胜利的情况下,朝廷上下一致认为应乘胜追击,武二十年纳哈出投降明朝的期间,明与北元对峙学“永清沙漠”②,朱元璋采取“兵须十五万,分三道以的控制范围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动,由此重新划报二○进”的方略,徐达、李文忠、冯胜

5、分别率军出从中、分军事分界线。达力扎布先生曾探讨过双方在洪东、西三路北征,但结果却只有西路军获胜,中路武五年以后的对峙疆界。⑤一二和东路均在岭北遭致惨败,这一役成为明与北元经过10多年的休养生息和对北边防御的经年第对峙格局的转折点。北元军乘势南下,纷纷袭击明略,明朝国力恢复,具备再次出击北元的条件和时五朝沿边城塞,重新进入漠南地区,进逼至兴和、开机。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十一年(1388年),明卷第平、东胜和亦集乃一带,致使故元宣宁县(今内蒙朝大将冯胜、蓝玉先后迫降北元丞相纳哈出,击败六古凉城县麦胡图乡淤泥滩城)、

6、兴和、云内州(今内脱古思帖木儿汗。北元势力远遁,明朝北边防线再期︵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断头山(在今内蒙古卓资次向北推进,为巩固胜利成果,开始在更北地带重总第县一带的大青山中)及东胜卫等地再次被北元势新构筑防御体系。二十六收稿日期:2012-08-14期︶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2012年度院级课题项目《明永乐至宣德年间的开平卫与北边防御体系的调整》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翟禹(1984-),男,内蒙古赤峰市人,满族,现任职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蒙古史。·学术探讨·二、洪武朝北边防御体系的构筑

7、隆盛庄镇长城墙体附近,有一处石刻题记:“题记」首先,建立宗王出镇制度。朱元璋在北边共分大明洪武贰拾玖年岁次丙子四月甲寅吉日山西行封九子:秦王(西安)、晋王(太原)、燕王(北平)、谷都指挥使司建筑隘口东山坡至西山坡长贰千捌拾王(宣府)、肃王(甘州)、辽王(辽阳)、宁王(大宁)、捌丈□□壹拾壹里陆□烟墩三座”。輥輲訛可知石刻附代王(大同)、庆王(宁夏),“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近的长城修建时间大概为洪武二十九年,这与建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立东胜、云川诸卫的时间相隔较近,说明为同一时禹匹抚军,肃清沙漠

8、,垒帐相望”。⑥他经常派遣宗王间修建的一整套防御体系,这段长城是明与北元出边巡狩。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命齐王在洪武二十年以后的新边界。槫率护卫骑兵于开平近地围猎”,⑦时间大约在当年洪武二十六年所建的镇朔卫(今山西左云论明的三月至八月,名为围猎,主要为了防御蒙古军县)、定边卫(今山西右玉县右卫镇)、云川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