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

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

ID:17311327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9

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_第1页
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_第2页
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_第3页
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_第4页
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幸福自然成为教育追求的终极目的。教育追求在纵向时间和横行内容上整体优化的幸福。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加有意义、更加高尚。教育在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同时,也使人的自身得到发展,是使人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感受幸福的过程。[关键词]:教育,达成幸福,自由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求“体面地活着”、“意义地活着”,力求“过着一种高尚的生活”。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

2、更加有意义、更加高尚。教育在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同时,也使人的自身得到发展,是使人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感受幸福的过程。一、教育:关注人的存在我们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在现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学研究中,绝大多数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只认识到人的“生存问题”及其对个体和社会所构成的威胁,看不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及其对个体和对社会所构成的威胁。所以现代教育归根到底是“生存的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这种生存的教育给予了人们以生存的意识与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

3、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不能只考虑到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今日的教育,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义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是双重性存在,

4、具有两重生命,既来自动物又超越动物,是这样一种“超物之物,超生命的生命”。人是一种双重性存在,它不仅有着自然生命形式的纯粹自然存在,同时具有应该存在的品质。纯粹实然的存在形式,是动物式的,是没有历史、没有反思、没有价值、没有目的性的存在,那不是人的存在方式,在实然基础上应该的存在方式,才是属于人的存在方式。应然的存在方式意味着可能、历史、反思、价值与存在的目的性。(一)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存在教育要关注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

5、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5人的存在问题,首先要改变教育的对象观:教育的对象是什么,如何认识教育的对象。在终生教育的理念提出后,人们认识到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的对象,而不仅是儿童或青少年学生。从古代到后现代,人们逐渐意识到“作为儿童的儿童”和“作为人类的儿童”,“儿童”和“我们”同样既分享着人类的

6、尊严,又遭遇着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因此,教育儿童或其他所有人,就不仅意味着要帮助他们提高生存能力,而且要帮助他们提高存在的智慧;教育者不能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对象,应该以存在的眼光来打量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因此,育人必须“以人为本”。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无论是从校园文化活动,还是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学校都必须首先从人性出发,把人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呵护生命,把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合理需求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应该以人为出发点,也就

7、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只能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物”,也不是“非”人。事实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把人当作“非”人的现象。从夸美纽斯“秩序”概念的提出,到赫尔巴特把“可塑性”作为教育学的理论根基,人的存在方式被转换成了物的可改造性,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就被贬低为被改造的客体。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作为“人”(即表现出人的自主性)就会受到“非人”的待遇,诸如惩罚;反之,受教育者成为“非人”(即丧失自主意识),才受到人的礼遇,如尊重、鼓励。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卢梭不但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而且提出了以“自然的教育”为主导的“

8、三种教育”的统一的新构想,“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