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忆馨育种规划作业

崔忆馨育种规划作业

ID:17332274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30

崔忆馨育种规划作业_第1页
崔忆馨育种规划作业_第2页
崔忆馨育种规划作业_第3页
崔忆馨育种规划作业_第4页
崔忆馨育种规划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崔忆馨育种规划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猪亲本杂交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摘要: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畜禽品种改良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及有效的预测方法仍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对杂种优势机理和杂种优势预测研究,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三个纯种亲本大白猪、长白猪和梅山猪及其正反交大白猪×长白猪、长白猪X大白猪、大白猪X梅山猪和梅山猪×大白猪杂交猪为试验对象,分别从不同组织和不同杂交组合角度,比较了亲本与予代之间在DNA甲基化含量上的差异,并进一步结合生产性状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为揭

2、示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猪;杂种优势;亲本杂交杂种优势(Heterosi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畜禽品种改良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自美国玉米遗传学家Shull1908年提出杂种优势概念以来,国内外遗传学家对杂种优势的机理提出了许多假说(如显性、超显性和上位性假说),并从不同侧面解释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应用分子标记为作物杂种优势显性、超

3、显性和上位性假说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证据,并研究发现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有关,但对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仍十分有限。目前,猪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还只局限于利用分子标记研究亲本问题的遗传距离,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并不总是与杂种优势呈正相关,相同杂交组合在不同地区的的研究往往得到不尽相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在猪育种实践中,杂交组合的优劣通常是需要做大量的杂交试验才能得到判别,但杂交试验一般需要大量的劳力、经费和较长的时间,而且随着育种工作的进行,群体的遗传结构也会发生改变,杂交组合的优劣也随之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杂交试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复一次,以筛选新

4、的组合。因此,猪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和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1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显性假说或超显性假说都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遗传物质的杂合性,而杂合性是由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引起的,要增加杂交种的杂合性,参与杂交的亲本之间就要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或遗传距离(人们通常以遗传距离为指标来表示亲本间的遗传差异),这一思想指导育种学和遗传学家对遗传距离的评价方法,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长达半个多世纪[1]。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

5、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遗传距离的评价方法经历了从地理远缘和形态性状遗传距离到生化标记(同工酶、蛋白质多态性)遗传差异、亲缘系数以及80年代末以来DNA水平上的RAPD、RFLP、AFLP、SSR等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等各种尝试。这些研究工作都基于建立一种能反应基因型之间真实遗传距离的评价方法,探索出简单有效的杂种

6、优势预测方法。1.1DNA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广泛使用为杂种优势的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这主要是因为它与其它标记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点:(1)基因组的变异十分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可以说是无限;(2)有些分子标记是共显性标记,对隐性基因的选择非常有利;(3)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均可用于标记分析,使基因型的早期选择成为可能;(4)分子标记直接揭示来自DNA的变异,可以进行基因型选择而不是表型选择。因此DNA分子标记被认为是进行遗传距离评估的理想标记。在动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中,我国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孟安明等(1995)利

7、用DNA指纹研究9个京白鸡纯种系及其杂交后代,结果表明:母本和父本的相似系数大,亲本间的变异又较高时,其杂种在总蛋重、产蛋率、存活率等性状上可获得较强的杂种优势。唐爱发等(2000)利用6个RAPD引物测定了约撤、长撒、杜撤、约长撒5个杂交组合亲本间遗传距离和Fl代平均带纹相似系数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与F1代猪肉嫩度及F1代滴水损失等肉质性状呈显著相关。顾亚玲等(2003)对商品鸡4种蛋白多态性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通过群体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预测杂种优势。另外,Edwards等(1987)研究认为玉米籽粒平均产量和标记位点杂合

8、性的相关性随标记位点数目增加而增加[2],但也有人认为,利用DNA分子标记差异预测杂种优势是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