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_1

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_1

ID:17332989

大小:17.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30

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_1_第1页
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_1_第2页
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_1_第3页
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_1_第4页
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湖大桥初步设计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摘 要:金湖大桥位于金湖县城的淮河入江水道,水文复杂,下部结构设计难度大。本文针对初步设计中必须解决的水文计算、合理的基础设计和经济桥型等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关键词:桥梁 设计 技术 研究金湖大桥位于金湖县城的淮河入江水道,治理淮河时,将原三河改造南泄高邮湖,整个淮河流域16万km的洪水经此流入长江,属季节性行洪河道。盐金国防公路穿过此处进入太行山脉,该河是我省除长江以外的第二大水系,设计流量15000m/s,主河槽宽3100m,是典型的排洪河流。改造后的水流在桥址处,几乎与大堤成

2、80°交角,因此水文复杂,下部结构设计难度大,初步设计必须解决水文计算、合理的基础设计以及经济桥型等重大技术问题。 1、复杂的水文计算我省水系有两类河流,一是渠化河流,主要是通航和灌溉,它受上下水闸的严格控制和调节,河床稳定,水流缓慢,水位变化小,特别是两岸已有永久性加固河堤,故而这类河流的桥长不直接取决于流量的大小,桥高与水位的关系也不大,满足通航净空即可,基础的深度则略去冲刷的影响,设计时一般不作水文计算;另一类是泄洪河流,特别是瞬时洪峰流量大、速度快、冲刷严重,桥梁的长度、高度、基础的深度等均由水文条件决定。金湖大桥淮河入江水道正是后者,水文计算是

3、总体设计中的关键。由桥址处15000m/s流量时的速度等高线分布图可以看出,入江水道东堤是洪峰的迎峰面,洪峰撞击东大堤后,折向西大堤,东堤下的东偏泓水流紊乱,流速等高线密集,水头落差大,流速变化快,涡流现象十分显著。最大流速达/s,而上下游不远处流速不足/s,显然该区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属最危险区。桥跨必须加大,必须避免由于桥梁跨度不足而进一步增大流速的现象。由东偏泓向西,大桥与漫水路斜交35°左右,该路与东偏泓水闸都高于河底,从而提高了上游的水位,增加了水深,因而洪峰经过时,提高了落差,增大了流速,故漫水公路下游的冲刷就不可忽视,该区域流速达~/s,

4、影响范围沿桥长约500m左右。第三个区域是西大堤段,洪峰流速已降低至~/s,属正常水流区。由此可知:①须分三个区域分别计算流量、流速与冲刷;②主河槽桥跨的布置可设计为40+3×70+40m为连续结构,因水深超过4m,推荐采用斜拉桁架连续梁;③在不压缩过水断面的前提下,单跨以30m较好,这样主河槽的桥长约3150m.第Ⅰ区域是东偏泓区,长约480m,过水面积3011m,最大流速/s,平均流速/s,设计最高洪峰时,通过区域的流量为4643m/s,桥长仅占全桥的%,而流量却占总流量的31%.也就是说,东偏泓1/的桥长,须通过近1/3的流量。最能表达这一特性的水

5、文参数是单宽流量qc,该区域的平均单宽流量高达/s,与其相对应的单孔桥跨应在60~100m之间,本桥设计为70m跨径,满足要求。  根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在主流深泓线上不宜布设桥墩的规定,该段有两条水深超过的深泓线,且相距,故主河槽必须布设三跨70m主跨,方能跨越该深泓线,因此主桥中的主跨布置为40+3×70+40m斜拉桁架连续梁是适宜的。第Ⅱ区域,可称为漫水公路区域,这段桥长约1200m,最大流速/s,平均流速/s,流量7035m/s,占总流量的%,平均单宽流量为/s,与其对应的单孔跨度20~40m,本桥采用30m预应力简支T梁。 第Ⅲ区域为其

6、余1420m的桥跨区,流速/s,流量3322m3/s,占全部流量的%,平均单宽流量为/s,与其相对应的单孔跨度约20m,为不压缩水流,本桥仍用30mT梁,同Ⅱ区域。这样,位于两大堤之间的主桥即为2×20+89×30+40+3×70+40+3×20+3×10m,西大堤以外的引桥为9孔20m简支预应力空心板,全桥总长桥梁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须进行冲刷计算,由于三个区域的流速、跨度、下部结构均不同,故也应分别计算。冲刷计算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一般冲刷,二是局部冲刷。我国常用的是铁三院的推荐公式,地质钻探资料表明,河床是粘性土,因此按“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的规定

7、,一般冲刷公式为:式中:hp—为一般冲刷后的水深;hmax—桥下河槽最大水深;hc—桥下河槽平均水深;A—单宽流量集中系数,其中:B为平摊时河槽水面宽度,H为河槽平均水深;Q2—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s,最高洪水位时Q2=OP,QP=15000m/s;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μ=;B′C—桥下河槽部分桥孔过水净宽,m,IL—粘性土液性指数。局部冲刷公式为:hb=ξ式中:hb—局部冲刷深度;Kξ—墩形系数;B1—桥墩计算宽度;IC—粘性土液性指数;V—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近流速。式中:E—与汛期含沙量有关的系数;d—河床泥沙平均粒径。总体设计中桩底高程的

8、确定,实际是桩长的确定。 2、取消习惯的承台结构上述计算表明,冲刷深度几乎约占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