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综合(公共)基础知识_完整版图表

11年综合(公共)基础知识_完整版图表

ID:17381847

大小:189.8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30

11年综合(公共)基础知识_完整版图表_第1页
11年综合(公共)基础知识_完整版图表_第2页
11年综合(公共)基础知识_完整版图表_第3页
11年综合(公共)基础知识_完整版图表_第4页
11年综合(公共)基础知识_完整版图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11年综合(公共)基础知识_完整版图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编政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主义哲学的定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统一起来,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1.列宁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物质的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与静止运动: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唯物主义辩证法静止: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形而上学认为静止是无

2、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3.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4.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变革of26三、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发展(偶然性[可能出现]+必然性[肯定出现])旧事物新事物更新事物……质变新量变……肯定否定(新的肯定)新的否定(否定之否定)→……矛盾(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对立统一关系):同一性: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系统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关系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感觉、知觉、表象)(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新实践„„(概念、判断、推理)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

3、结构1.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发展三因素: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作用)3.人类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政治结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关、政党及军队、警、法、监)观念结构: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相互影响、对社会反作用(相对独立性)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规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和货币1.商品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使用价

4、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抽象劳动→价值(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二、资本和剩余价值201.商品流通规律:商品——货币——商品(W–G–W)2.资本的流通规律:货币——商品——货币(G–W–G’,G’=G+∆G)3.资本的分类:不变资本c: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三、资本的积累和资本的循环1.资本的积累(1)简单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2)扩大再生产:大于原有规模的再生产——资本

5、主义再生产的特征(3)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2.资本的循环四、垄断资本的经济实质和特征1.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会从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垄断,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最深厚的基础。2.垄断资本主义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3.当代资本主义特征:国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总资本家”;资本本身已高度社会化;资本已全面地国际化;20国家对国际

6、经济生活进行共同的干预产生了国经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剥削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客观物质条件——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2.科学社创立的政治条件——19C30-40s,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3.科社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C初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科社的诞生标志——1848年,马恩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1.代表人物——列宁2.标志:1917年10月,俄国的十月革命三、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1.1949年底,南斯拉夫“自治的

7、社会主义”道路2.20C50s,东欧国家相继开始改革3.1991年8月,苏联共党垮台4.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第一节中共党史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伟大胜利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2.中共二大: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允许党人一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4.1927年8月1日,共党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在全国广泛开展反对国民党的斗争5.1934年10月10日开始长征,至193

8、6年10结束。期间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会议,选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