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开发家乡资源

解析开发家乡资源

ID:1738222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0

解析开发家乡资源_第1页
解析开发家乡资源_第2页
解析开发家乡资源_第3页
解析开发家乡资源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析开发家乡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1-6-3-4-1-8-9-2-3-8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开发家乡资源,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师生发展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它是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将拥有更多主动发展的空间,因而更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时,它尊重差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必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国家课程改革相关文件及政策的出台,营造了课程开发的大气候,镇江市京口区作为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所做的大量工作,更为我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

2、展空间。基于以上认识,通过分析学校的自身状况,我校依托镇江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丰富人文资源优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新成就,通过收集、整理、加工,形成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四本《镇江风情》系列校本教材,本学期将正式在学校投入使用。我校将从意识、理论、操作三个层面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实施,使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进一步开发课程、构建课程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成为学校凸显办学特色和品位的过程。(一)、实施原则及策略 一、全员参与、自主创新的原则1、为了保证《镇江风情》系列校本课程在我校的

3、顺利实施,我校要特别注意营造校本课程开发的大气候,重视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宣传和培训,使每个一线教师都了解校本课程在我校实施的意义和作用,营造我校独具特色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良好氛围。2、为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实施购置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配备一定的专用经费,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设良好的外部开发环境,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3、进一步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实践,自主创新,形成“我们的课程”这一全新观念,使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创造过程,把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列入学校的

4、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激励他们自我超越,自我发展。4、吸引、发动学校、家长、学生、教师、社会人士的广泛参与,争取他们的支持,使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与实施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厚的土壤。  二、关注资源、动态生成的原则1、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必须破除狭隘的学校观、课堂观,树立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观。更多地将社会、生活作为课程资源的储存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兴趣、经验、情感、思想也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决策者,在参与课程开发的活动中必然要融入其自身的知识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教学特色等,是课程开发和实施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2、

5、课程不能等同于教材。教材只是一个静止的参照物。但课程是随时发现、随时选择、随时使用的一个动态生成的学习历程。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动态生成”的观点,及时收集、积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整课程,通过课程实施使校本课程更加丰富、更加鲜活。三、改革重组、整合拓展的原则《镇江风情》系列校本教材共有四个分册,分别从风景、物产、名人和文化四个方面介绍了镇江。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按照专题进行拓展研究,也可以选择一个主题将教材进行重组,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教材,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套校本教材的作用。 (二)、具体安排

6、一、课程实施范围全校1-6年级全部参与实施,1—2年级不发放教材,由老师酌情选用。3年级发放第一分册,4—6年级发放全套教材。二、实施时间安排1、每周一—周五晨会时间2、单周五下午第三节课3、双修日活动时间4、相关学科教学时间5、其它时间三、实施方式我校《镇江风情》系列校本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地方性和思想性,渗透了许多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因此,它的实施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1.与晨会、班会结合《镇江风情》系列校本教材是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丰富他们的人文积累,提高他们的人文、科学素养的极好素材,各班班主任老师可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时间选

7、择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2.与相关学科融合《镇江风情》系列校本教材可以作为地方课程资源,对现行学科课程进行补充和拓展,充分体现课程的地方性、开放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如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家乡为主题,这套校本教材就是对这一课程的一个极好开发和补充,因此,本学期,我们将以四年级为校本课程的重点实施年级,探索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融合的途径。此外,这套教材还可以作为人文类的课外读物作为语文教学或社会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用活教材,寻找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点,促进

8、课程的融合与发展。3.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把需要收集的校本课程资源形成专题,让中、高年级学生以研究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