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资料

实用类文本阅读资料

ID:17385019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0

实用类文本阅读资料_第1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资料_第2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资料_第3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类文本阅读资料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铺垫、以小见大、设置悬念、传记的环境描写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1、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

2、人的力量。2、引用诗词: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3、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可突出人物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人物描写的手法1、正面描写2、侧面描写(烘托)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阅读传记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不写细节,作者无以是人物生动起来。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他人作用一

3、: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用二:暗示及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作用三: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作用四: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作用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1文首句:⑴ 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 ⑶埋下伏笔⑷设置悬念;           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   ⑹总领下文;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

4、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答题技巧之一:答题的第一句话亮出自己的观点。(得1分)§探究性试题观点从何而来?老师的回答是:从题干来。探究性试题的题干会给我们暗示,一般说来,题干会暗示我们,观点有四种类型:§其一,唯一型。§所谓唯一,就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如:《一个“兵”的军营》第3题:“报道最后三段的内容主要是交代郭孔孙管理军营的范围和日常事务。这些内容如按通常的写法,是不会安排在文末的。依

5、你看,本报道的这种结构安排好不好?理由是什么?”4§——此题只需选“好”来答即可。§其二,选一型。§所谓选一,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如: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其三,融合型。§所谓融合,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如,(2008年广州一模20题):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

6、例,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6分)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天赋和后天的影响都十分重要。(1分)邓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舞之母”,不仅因为她具有非凡的舞蹈天赋——6岁自创舞蹈,开办舞蹈学校,且大受欢迎,(2分)而且环境对她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自由、不受拘束的家庭,培养了她追求本真、自由的个性(或“受母亲叛逆性格的影响,使她敢于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或“从小受母亲的艺术(2008年连云港二模)15.作者对城市发展占用耕地现象流露出否定的态度。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作简要阐述。(6分)§答案:(1)应该辩证地看

7、待这一现象。(观点)(1分)土地是植物的生存之本,绿色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保护土地;城市要发展,占用耕地不可避免,但要用之有度。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不能以土地换金钱,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而盲目牺牲耕地。(2分)(2)耕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占一点就少一点,然而其作用很大,政府一定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3分)§熏陶”),促使她不断追求,不断创新。(3分)[6分。观点1分,即肯定“天赋”、“后天的影响”或“天赋和后天的影响同等重要”得1分;分析5分,其中“天赋”2分,“后天的影响”3分。答案分析合理即可。]】§其

8、四,自创型。§所谓自创,就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比如2004年北京高考题: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比如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1)我认为通才比专才更有利于人们打开视野,发挥才能,从而将事情做得更好。(2)我认为通才固然很好,但认准一个专业,成为专才,对人类会有更大的贡献。(3)随着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