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

“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

ID:17388334

大小:22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30

“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_第1页
“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_第2页
“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_第3页
“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_第4页
“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部计划部、设计院专题三:“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概述根据《关于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移计[2009]191号),中国移动的全业务网络策略调整为“发挥无线优势,延伸基站光缆,以IP技术为基础,通过CM-IMS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即“无线+基站光缆延伸+IP+IMS”。统筹规划建设基站接入光缆与各类客户接入光缆,构建“一张光缆网络”。对于各类客户接入,采取“分区规划、分段建设”的原则,规划综合业务接入区,分段建设光缆。主要内容需求分析及光缆现状城域光缆网络建设策略和方案规划和建设原则全业务接入需求分析接入对象的变化MSTP/分组化城域传送

2、网设备42万GSM和9万TD基站47万重要集团客户(如A/B类集团客户)MSTP42万GSM、9万TD基站PON超过200万其他集团客户(如C类集团客户)众多高档住宅小区接入点数量激增,主要集中在城区,光纤需求量大:除基站外,重要集团客户、新建高档住宅小区客户接入点数量激增多种技术并存,光缆结构变化:MSTP/分组化城域传送网设备采用环形+链形结构PON等接入网技术采用树形结构面向全业务,接入点数量激增、光缆结构变化采用技术的变化MSTP/IP化设备采用环形+链形结构环形+链形PON采用树形结构光缆网络结构的变化光缆现状优势:基站分布广、光纤接入比例高基站光

3、纤接入比例达91%,其中城区基站约20万个,距离客户仅数百米,可实现快速接入存在问题:城区管道匮乏,光纤利用率较高截止2009年1季度,全国平均城域网光纤使用率为36%城区纤芯余量较小,接入层12-24芯为主,利用率一般为40%-50%,密集城区使用率更高针对全业务需求的变化及城域光缆网络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移动城域光缆网络建设策略主要内容需求分析及光缆现状城域光缆网络建设策略和方案规划和建设原则城域光缆网络分层结构示意图统筹规划建设基站接入光缆与各类客户接入光缆,构建“一张光缆网络”。对于各类客户接入,采取“分区规划、分段建设”的原则,规划综合业务接入

4、区,分段建设光缆。分纤点(基站)分纤点(基站)业务汇聚点核心节点汇聚节点接入节点(基站)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基站、重要集团客户接入普通集团客户、家庭的有线接入业务汇聚点用户业务终端汇聚层光缆用户驻地网移动终端分纤点(基站)主干接入光缆段末端接入光缆段各类客户////分组化传送设备OLT分光器ONU//城域光缆网络建设策略:“一张光缆网络”综合业务接入区B综合业务接入区A统筹规划建设基站接入光缆与各类客户接入光缆,构建“一张光缆网络”:面向全业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城域传送网局房、管道、光缆资源,构建“一张光缆网络”,满足基站和各类客户接入需求采取“基站光缆延伸”

5、方式,分纤点原则上应设在基站内,也可在基站附近进行室内、室外分纤,就近接入各类客户初期尽量利用基站接入光缆现有剩余纤芯,纤芯资源紧张时,分段新建错误建设模式:脱离现有基站接入光缆网络,独立建设一张新的光缆网络。业务汇聚点接入环光缆各类客户接入点末端光缆主干接入光缆段分纤点(基站)基站城域光缆网络建设策略:“分区规划、分段建设”规划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思路:结合城市自然区划和路网结构,在城市内合理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满足区内各类客户接入需求。意义:一方面可依托现有传输资源实现各类客户快速接入,另一方面也可缩短客户至业务汇聚点的光缆长度,适应PON技术组网需要。分

6、段建设光缆建设思路:将接入光缆划分为主干接入光缆、末端接入光缆,其中主干接入光缆与基站接入光缆合设,末端接入光缆按需建设意义:充分利用现有基站光缆资源逐级收敛,提高管道、光缆利用效率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开展末端接入光缆建设,距离短、难度小对于各类客户接入,采取“分区规划、分段建设”的原则,规划综合业务接入区,分段建设光缆。“基站光缆延伸”的实施解决方案细化分纤点设置:分纤点原则上应设在基站内,进行基站室内分纤,综合考虑网络安全性、建设成本及维护便利性等因素,也可在基站附近进行室内、室外分纤光缆分段建设:初期尽量利用基站接入光缆现有剩余纤芯,纤芯资源紧张时,局部段

7、落可新建光缆主要内容需求分析及光缆现状城域光缆网络建设策略和方案规划和建设原则城域光缆网络规划原则目前,各省公司网络规模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核心区域管道较为紧张,光缆芯数设置较为复杂,承载效率普遍不高。为了有效指导各省建设,重点提出光纤承载带宽及光纤利用率指标要求。光缆规划原则如下:核心层、汇聚层光缆:应采用环形结构,综合比较WDM承载与光纤承载建设成本,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设置光缆芯数,原则上一对光纤承载带宽不应低于10G。主干接入光缆:汇聚节点至基站光缆为主干接入光缆,应以环形结构为主,在地理条件和光纤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链形结构。主干接入光缆应根据用户

8、规模合理设置芯数,原则上一对芯光纤承载带宽不应低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