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

ID:17390007

大小:1.1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8-30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_第1页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_第2页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_第3页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_第4页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技术推广2012年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刮痧的方法刮痧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刮痧力量:刮拭时用力要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同时以能耐受的力道为限,而刮拭的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刮痧方向:刮痧

2、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回程不刮。刮痧角度: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个部位刮20-30次左右。刮痧频率:刮痧频率与疗程,则依疾病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时间,以3-5分钟为宜。初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疗法的时间,应间隔3-5天。刮痧的手法轻刮法: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大,移动速度慢,下压刮拭力量小。重刮法: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小,移动速度快,下压刮拭力量大,但要在被刮者能够承受的范围。揪痧法:用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或食指、

3、大拇指夹持施术部位的皮肤与肌肉,一揪一放,直到出痧,用于印堂、天突等特定部位。痧象的判断痧:体表局部组织潮红、紫红、紫黑色瘀斑或者点状紫红色小疹子,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感。如果痧色鲜红,呈点状,多为表证,病情轻,病程短,预后良好:若痧色暗红呈片状或者瘀块,多为里证,病情中,病程长,预后差。随着刮痧的治疗,痧痕的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这就说明病情正在好转,治疗时十分有效的。禁忌症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或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孕妇:特别是腹部、腰

4、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这些人刮痧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刮痧治疗感冒取穴督脉在背部的穴位;风池(胆经);风门、肺俞(膀胱经);孔最(肺经);足三里(胃经)。操作器械的准备:刮痧板(应仔细检查其边缘有无裂纹及粗糙处,以免伤及皮肤)75%酒精、棉签润滑剂:万花油、精油等各种有润滑作用的介质均可。体位:背部刮痧取俯卧位,四肢刮痧取仰卧位。(1)消毒:用75%酒精消毒刮痧板(2)充分暴露要刮痧的部位,并涂擦润滑剂(3)手持刮板,先用刮板边缘将滴在皮肤上的刮痧润滑剂自下向上

5、涂匀,先对风池、风门、肺俞穴采用局部按揉法,再用刮板薄面约1寸宽的边缘,沿督脉自上向下刮拭,再刮两侧的膀胱经,注意每次刮拭开始至结束力量要均匀一致,每条经络或穴区依病情需要刮20至30次左右。(4)取仰卧位,用刮痧板较尖的一头对孔最、足三里进行局部按揉,20至30下左右。疗程: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一般刮至感冒症状消失即可停止治疗。注意事项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治疗刮痧后,一般约3小时左

6、右即可洗浴。皮肤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损处周围刮拭。拔罐疗法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方法1.术前准备(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3)对患者说明

7、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2.患者体位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正确体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2)俯卧位:适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3)侧卧位:适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4)俯伏坐位及坐位:适于项部、背部、上肢及膝部。操作拔罐时一手拿罐,一手拿止血钳,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棉球,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拔罐时间一般10~15分钟。还应根据患者的年

8、龄、体质、病情、病程以及拔罐的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拔罐次数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3~5日。拔罐治疗腰痛穴位: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腘横纹中点注意事项(1)饱腹、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