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双周练

【语文】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双周练

ID:17395423

大小:47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30

【语文】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双周练_第1页
【语文】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双周练_第2页
【语文】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双周练_第3页
【语文】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双周练_第4页
【语文】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双周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双周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遒劲(qiú)峥嵘(zhēngróng)清荇(xìng)长篙(gǎo)坍圮(pǐ)B.追溯(suò)凌侮(língwǔ)沉淀(diàn)谰言(lán)火钵(bō)C.泥古(nì)忸怩(niǔní)团箕(jī)青苔(tái)巷道(hàng)D.悄然(qiǎo)彷徨(fánghuáng)湖泊(pō)叱骂(chì)沦丧(lún)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上阙分泌拜谒河畔浪遏飞舟B.携带斑斓候爵赡养天伦叙乐C.惆怅青苔笙萧寂寥沧海桑田D.羁绊悉索碾米菲薄偃旗息鼓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2、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如果在略显保守的陈忠与意气风发的蔡斌之间作选择的话,年轻的蔡斌似乎在大家心中更具优势。B.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我们不能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不然你会一直在十字路口徘徊,甚至可能走上歪路。C.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一亮相,就引得台湾市民趋之若鹜,台北市立动物园开园一小时,就涌入5000民众抢看。D.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适龄劳动力总数很大,如果不加分别地把劳动密集型企业扣上落后生产力的帽子加以遏制,谁来提供这些就业岗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研讨,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B.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大文化领域科技应用力度,高度重视文化单位的经营管理。C.面对美韩军演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朝鲜除了在边境布防之外,还一反常态地高调“亮核”,这令各方颇感意外。D.自去年以来,国家在稳步增加商品房供给、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大力推动危旧房改造。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1A.“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与词的内容有关。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它盛行于宋代。C.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

4、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河》。D.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

5、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

6、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

7、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11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