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系病证痢疾课件

脾胃系病证痢疾课件

ID:17395573

大小:594.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8-30

脾胃系病证痢疾课件_第1页
脾胃系病证痢疾课件_第2页
脾胃系病证痢疾课件_第3页
脾胃系病证痢疾课件_第4页
脾胃系病证痢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脾胃系病证痢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痢疾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概述】一、定义定义: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特点:1、季节性——夏秋季2、传染性——肠道传染(粪口),或疫疠患者接处史。二、文献摘要(一)病名和临床表现: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2.《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有赤白痢、脓血痢、休息痢、蛊注痢等二十一候。3.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一直沿用至今。(二)病因病机:1.《内经》指出感

2、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2.《丹溪心法·痢病》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认为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三)临床治疗:1.张仲景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2.《丹溪心法·痢病》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三、范围1.以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为主。2.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现类似本节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照辨证处理。【病因病机】痢疾的病因有外感时邪疫毒和饮食不节两方面,病机主要为邪蕴肠

3、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一、病因1.外感时邪2.饮食不节(洁)疫毒之邪内侵胃肠发病骤急疫毒痢;外感时邪湿热之邪湿郁热蒸肠胃气机阻滞湿热痢;夏暑感寒伤湿寒湿伤中胃肠不和气血壅滞寒湿痢嗜食肥甘厚味食积饮食不节(洁)误食馊腐不洁之食物酿生湿热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中阳受困寒湿湿热或寒湿食积之邪内蕴,肠中气机壅阻,气滞血瘀,与肠中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本病。二、病机1、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2、病位及涉及脏腑: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及肾。3

4、、病性:痢疾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三、病因病机小结本病初期多实证1.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2.疫毒上冲于胃,使胃气逆而不降;或久痢伤正,胃虚气逆3.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壅滞腑气,下痢赤白,肛门灼热4.寒湿阴邪,内困脾土,脾失健运,邪留肠中,气机阻滞,下痢白多赤少疫毒痢噤口痢湿热痢寒湿痢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1.疫毒热盛伤津湿热内郁不清,日久则伤阴、伤气素体阴虚感邪阴虚痢者2.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寒湿留

5、滞肠日久因脾胃虚寒,化源不足,累及肾阳关门不固,下痢滑脱不禁,腰酸腹冷,表现虚寒征象3.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正虚邪恋治疗不当,收涩太早,关门留寇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四、病势至于痢疾的预后与转归,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情况判断。下痢有粪者轻,无粪者重,痢色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汁,下痢纯血或如屋漏者重。同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病情轻重,判断病者预后,特别注意观察其邪毒炽盛情况,胃气有无衰败,阴津是否涸竭,阳气虚脱与否。一般来说,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因本病虽在肠,但肠与胃密切相连,如湿热、疫毒之气上

6、攻于胃,或久病伤正,胃虚气逆,噤口不食,表现人口即吐,则称之为噤口痢,实属危象。下痢兼见发热不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或虽见下痢次数减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人营血,邪陷心肝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证。【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主症: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2.兼症: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久痢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凶险,以儿童多见,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出现之前,即有高热神

7、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3.诱因:多有饮食不洁史,或疫疠患者接触史。4.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则四季皆可发生。5.实验室粪便检查对本病诊断确立,非常重要。主要是大便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等项目。二、病证鉴别痢疾与泄泻共同点不同点病因病机大便性状里急后重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病位在胃肠,主症以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湿热、疫毒、饮食壅滞于肠中,与气血相搏,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

8、赤白脓血便明显泄泻湿邪内伤,脾虚湿盛,运化失职,湿浊内生,混杂合污而下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三、相关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3、便培养:4、其他检查:急性细菌性痢疾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血常规可见轻度贫血。三、相关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3、便培养:4、其他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三、相关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3、便培养:4、其他检查:便培养出致病菌是确诊的关键。肠阿米巴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