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

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

ID:17395731

大小:1.08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8-30

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_第1页
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_第2页
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_第3页
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_第4页
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秦市中学流行病控制管理委员会 详情请参见校委名录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等。常见的传染病下面我们用以下几种传染性疾病为例来说明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人感染禽流感H7N9病毒性肠胃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疥疮H7N9疫情概述H7N9型禽流感是一

2、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7年2月湖北省报告29例确诊病例,其中3人死亡。禽流感的传播环节传染源:携带病毒的禽类,主要为感染病毒的人工饲养的鸡、鸭、鹅等禽类。传播途径: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H7N9禽流感病人是通过直接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而感染。易感人群:禽类养殖场工作人员。与已感染者

3、有直接接触的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H7N9感染者主要表现H7N9症状标准1、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2、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3、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至7天,一般为2至3天。4、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控制与预防不自行宰杀家禽,避免接触

4、和食用禽。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品注意生熟分开,不吃生或半熟肉、蛋等食品,不购买未经检疫禽肉、猪肉品。传染源染病禽类传播途径接触病原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者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质。不挑食,多吃蔬菜,提高抵抗力。病毒性胃肠炎病毒性胃肠炎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

5、传染源。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 流行特征人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甚高,几乎每个人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节(12月~2月),轮状病毒成人腹泻可在一年四季发生,但流行和暴发在我国多发生于4~7月。临床症状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38度以下)腹泻、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少数患者可

6、并发肠套叠、直肠出血,溶血尿毒综合征、脑炎及Reye综合征等。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2、注意饮食卫生A、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如:烧烤、串串香、凉面等,发霉、变质、过期的食物、苍蝇叮爬的食物都不能吃;B、不带零食到学校;C、饭前、便后要把双手洗干净;D、所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食用。(生吃瓜果要洗烫、削皮,不吃生的或半生熟的食物,禁止生吃贝类等

7、水产品)。E、餐具要经常消毒,不与别人共用餐具,提倡使用“公筷”。3、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水杯。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发、自带水杯和纸巾、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5、提高身体素质。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吃蔬菜,不挑食,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6、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若出现了身体不适(特别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并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

8、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全球60亿人口20亿人曾感染HBV,占全球人口1/3慢性HBV感染者3.5-4.0亿,其中亚洲占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