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朴夏苓汤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 .doc

藿朴夏苓汤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 .doc

ID:17399507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0

藿朴夏苓汤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 .doc_第1页
藿朴夏苓汤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 .doc_第2页
藿朴夏苓汤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藿朴夏苓汤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藿朴夏苓汤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藿朴夏苓汤对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胆石胆囊炎、缺血性心脏病的中老年患者异病同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患上述4种疾病的患者,应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进行治疗。期间停服其他所有降压、降糖、消炎利胆、扩血管等中西药物,对主诉头晕、腹胀或腹痛、口干口苦、胸闷心悸、胃纳等临床表现及血压、静脉空腹血糖、副反应等进行记录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血压、空腹静脉血糖变化,治疗2周后作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较前明显下降(P值<0.01),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藿朴夏苓汤加减对同时患高血压、糖尿病、胆石

2、胆囊炎、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有异病同治的临床功效,且疗效优于多病多药合治。同时避免了多种药物同时治疗所带来的副反应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关键词】藿朴夏苓汤;异病同治;老年病;中医治疗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胆石胆囊炎、缺血性心脏病等常在同一患者中出现,使该类患者不得不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长期多种药物同时治疗其疗效及安全性也遭到质疑。笔者自2001年4月~2006年7月,对9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对其主要临床表现头晕、腹痛腹胀、口干口苦、胸闷心悸、胃纳及血压、血糖变化、副反应等进行观察以探讨异病

3、同治的临床疗效,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1年4月~2006年7月浦东新区中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92例。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系一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胆石胆囊炎、缺血性心脏病等4种疾病。并分别符合下列诊断标准: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胆石胆囊炎的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加上B型超声波确诊。(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低于13×109/L,中性粒细胞低

4、于90%以下。空腹静脉血糖在7.0~16mmol/L范围内。(3)排除标准:合并心肌梗死或/和室性心律不齐、急性胰腺炎、急性脑血管意外、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的患者。1.3一般资料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7例,男16例,女31例;年龄58~76岁,平均(61±3.5)岁,病程2~8年,平均(4.2±3.7)年。对照组45例,男16例,女29例;年龄55~74岁,平均(60±5.4)岁,病程2~9年,平均(4.5±3.2)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治疗方法治疗组: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方为基本方,由藿香

5、10g,厚朴10g,3姜半夏10g,茯苓30g,苡仁30g,黄芩15g,茵陈30g,赤芍15g,莪术10g,广木香10g,陈皮10g,甘草5g等12味药物组成。若伴便秘加三棱10g,腹泻加防风10g,葛根30g,大腹皮30g,以炒白术15g易莪术。腹胀甚加苏梗10g,枳实10g,每日1剂,文火煎煮2次,每次30min。共取汁450ml,餐后2h口服,150ml,每日3次。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物。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1#,每日3次,降糖药格列吡嗪片5mg,每日3次,扩张冠脉药麝香保心丸2#,每日3次,消炎利胆药消炎利胆片2#,每日3次等4类药物。1.5

6、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自拟标准,针对患者主要症状头晕、腹痛或腹胀、胸闷或心悸、口干或口苦、胃纳等5方面按照表现轻中重进行记分。头晕: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记2分;中度:不能独立步行记4分;重度:无法站立记6分。腹痛或腹胀:轻度:不影响日常生活记2分;重度:生活不能自理记6分。介于轻重之间者记4分。胃纳:较病前减少1/3记2分,减少1/2记4分,减少3/4以上记6分。胸闷或心悸:轻度:不影响生活记2分,影响生活但未出现心功能不全记4分,伴心功能不全记6分。口干口苦:轻度,稍有口干口苦感觉记2分,明显口干口苦记6分,介于两者之间记4分。各类临床症状消失者记0分。记录

7、治疗前后上午血压、空腹静脉血糖、心电图改变情况:根据血压轻中重度分别记1、2、3分,正常记0分。血糖7.0~9.0mmol/L记1分,9.1~12.1mmol/L记2分,12.1以上记3分,血糖正常记0分。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记1分。伴心律失常记2分,心功能不全记3分,正常记0分。据此标准计算两组治疗前后累积总分的平均分值。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或评分的累积平均分值低于治疗前的85%以上,2个月内无复发。有效:主要症状的累积平均值低于治疗前的50%以上,2个月内复发不超过1次。无效:主要症状的累积平均值改善达不到以上标准者。副反应按出现反应的人次统计。1.6统

8、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