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

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

ID:17400788

大小:9.83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8-08-30

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_第1页
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_第2页
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_第3页
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_第4页
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医科大学高绍芳:13932156380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养生专家门诊:星期二下午;星期六上午地点: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一、什么是养生?养生循序渐进辨体养生生命身形精神心理金木土水火肺肾肝心脾一、中医体质的基本概念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源于父母,生存于环境和自我耕耘所形成的土壤上,不同的土壤带给我们不同的生命体验。呵护生命、关注健康、养生保健,就要先了解、关注自己的体质。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后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转归。关爱体质、调整体质,可以减少易发某类疾病的倾向,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治未病。源于父母环境影响体质预后转归治疗反应

2、易感性关爱体质调整体质治未病(一)什么是体质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心理及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人类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人体体质的形成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两大基本因素。体质作为一种生命现象,包含形、神两大部分。形主要是形态结构,比如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也就是人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部分。神包括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性格心理精神,比如心跳、呼吸、吸收、消化、排泄、水谷营养在体内吸收利

3、用转化排泄、性格特点、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体质形: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神: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性格心理精神等先天禀赋后天调养有形无神是尸体,有神无形是幽灵,形神相合则生命诞生,形神和谐则健康,形神不和则生疾病,形神分离即死亡。(三)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1、望——看形体:胖则多实(痰湿),瘦则多虚(阴虚)。看神气:静多偏虚,喋喋不休多内热看面色:暗多瘀血,白则多虚看舌象:红则多热,苔厚则湿看眼睛:无神则虚,浑浊多湿(三)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2)闻—听声音:语音低微,多中气不足。闻味道:异味较大,非热即温。(3)问—问二便:尿黄多热,便溏脾

4、虚。问寒热:阳虚外寒,阴虚内热。问汗液:自汗多气虚,盗汗多阴虚。问经带:痛经多瘀,带黄湿热。(4)切——虚脉多气虚,滑脉多痰饮。(四)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黄帝内经》中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内经·灵枢》的《阴阳二十五人篇》中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肤色、体形、禀性等,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而《通天篇》则根据人体体质的阴阳胜衰,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继承《内经》有关体质学说的理论,创造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寓体质学说于辨证论治中。王叔和

5、的脉学专著《脉经》也十分强调诊脉要注意体质特征。(四)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著名药王唐代孙思邈指出分析脉形要参考体质特征,不能惟以脉辨病。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非常注意患者的体质类型,并认为根据体质类型确立治疗大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此外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的体质不同,所患的病症也不同。二、辨体养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治病了解你自己----读懂你的身体靠本人农民读懂大地丰收你是什么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阴虚体质特禀(过敏)体质气郁体质平和体质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人地人天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內在环境三、不同体质类型的影

6、响因素先天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性别因素精神因素年龄因素饮食营养因素三、不同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1.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即“禀赋”。包括遗传和胎儿在母体里的发育营养状况。父母的体质特征通过遗传,使后代具有类似父母的个体特点,是先天因素的一个方面,而胎儿的发育营养状况、对体质特点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2.地理环境因素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由于受着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生活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人的体质。因此,中医学在体质养生上也强调“因地制宜”。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3.饮食营养因素体质不仅与先天禀赋有关,而且依赖于后天水谷的滋养

7、,水谷是人体不断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营养不当,也会引起人体发病。虽然五味本身不能致病,但一旦它们因为数量的积蓄,改变了机体的适应能力便可诱发疾病。2.饮食及生活起居不当易出现体质偏颇,如:营养过剩营养不足长期吃辣促生痰湿体质促生气虚或阳虚体质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2.饮食及生活起居不当易出现体质偏颇,如:常食寒凉常吃夜宵身体过劳过神促生阳虚或瘀血体质促生痰湿体质促生为气虚体质房劳过度促生为阳虚体质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4.性别因素男子性多刚悍,女子性多柔弱,男子以气为重,女子以血为先。女子由于有经、带、胎、产的特点,所以体质与男子不同。体质差异形

8、成的原因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