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

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

ID:17402378

大小:1.43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8-30

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_第1页
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_第2页
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_第3页
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_第4页
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清热凉血药药性特点本类药物多为甘苦咸寒之品,多归心、肝经。作用及适应证1、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1)温热病热入营血之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及热入血分之发热、神昏、发斑发疹,出血,舌红而绛。(2)血热妄行的出血证。2、部分药物具有养阴作用,用于阴虚或阴虚发热证。如生地黄、玄参等。★★生地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色黄,质重下沉,故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茎。我国大部分地区皆有生产,一般以河南产量大,质量好,为四大怀药之一。炮制:生用。别名:地黄、干地黄、生地。饮片:药材呈不规

2、则的团块状或长圆锥形,中间膨大。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饮片一般切成厚片,断面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苦、微甜。【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应用】1.清热凉血:(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高热神昏,舌绛,配伍水牛角、玄参等,如:清营汤。(2)血热妄行之出血。配伍凉血止血药。2.养阴生津:本品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1)热病伤阴之口渴便秘。玄参、麦冬等(2)消渴症。麦冬、沙参、天花粉等。(3)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低热不退,骨蒸潮热盗汗。配伍青蒿、鳖甲等,如:青蒿鳖甲汤。【用量用法】煎服,10-15

3、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用量用法】【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慎用。●干地黄与鲜地黄鉴别鲜地黄苦重于甘,其气大寒,清热凉血作用较为突出,多用于急性热病,热入营血证。干地黄甘重于苦,益阴凉血功效较佳。多用于慢性阴虚内热的病证。【药理作用】1.有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作用更明显,主要作用于心肌2.止血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3.对血糖的影响:对地黄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较多,但至今还没有肯定的结论。【临床应用】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生地黄、北沙参.女贞子各20g,山药15g,山萸肉、丹皮、麦

4、冬、白芍各10g。每日1剂,经前1周开始服,每个周期服4~6剂,服3个月经周期。加减法:气虚加党参、黄芪各20g;血热加黄芩、栀子各10g;夹瘀加丹参、赤芍各10g;出血量多加地榆炭20g。治疗60例,总有效率93%。★★玄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李时珍谓“玄,黑色也。其茎微似人参”,故名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四川等地。炮制:生用。别名:元参。饮片:呈纺锤形或长条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不规则的纵沟。质坚硬,不易折断。饮片切成厚片,有横切片、纵切片、斜切片,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

5、气特异,味甘,微苦。【性味归经】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功效应用】1.清热凉血:(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高热神昏,舌绛,配伍水牛角、玄参等,如:清营汤。(2)热陷心包之神昏谵语。配伍水牛角、连翘心、竹叶卷心等,如:清宫汤。(3)温病气血两燔之发斑、发疹。配伍石膏、知母、水牛角等,如:化斑汤。2.养阴生津:(1)热病伤阴之口渴便秘。(2)消渴症。(3)劳嗽咳血、骨蒸劳热。百合、生的。3.解毒散结:(1)痈疮肿毒。配伍金银花,野菊花。(2)瘰疬痰核。配伍浙贝、牡蛎、夏枯草。(3)脱疽。配伍银花、甘草、当归等,如:四

6、妙勇安汤。(4)咽喉肿痛。尤治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为治咽喉肿痛之常用之品。※脱疽:又名脱痈、脱骨疽、脱骨疔,多发于足趾,溃烂日久足趾脱落,故名。本病发病缓慢,初期局部发白,稍冷,痹痛感,逐渐发赤,继而变暗黑色,有烧灼样剧痛,筋骨腐烂,向周围及深部扩展,从邻近趾部逐渐累及小腿。【用量用法】煎服,10-15g【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2、降血糖作用。【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咽炎:玄参、麦冬、草决明各5~10g,加200ml开水,浸泡10分钟后服,每日数次,1~2个月为1疗程。治疗慢性咽炎1

7、00例,痊愈78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同时设西药对照组,有效率46%。2、乳腺增生:玄参、浙贝、白术各12克,柴胡10克,白芍、云苓、生牡蛎鹿角霜各15克,薄荷、甘草各6克。随症加减。治疗50例,痊愈3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生地与玄参功效应用的异同点共同点:生地与玄参均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证,及热病伤阴证、消渴及阴虚内热。异同点: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强于玄参。故热病出血及内热消渴之症多用之。玄参降火解毒之力较强,且能软坚散结,故咽喉肿痛、瘰疬痰核之症多用。★牡丹皮首

8、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炮制:生用。别名:丹皮饮片:药材呈筒状,向内卷曲。饮片有横切小段、横切片、斜切片。【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应用】1.清热凉血:(1)热入营血之发斑发疹,吐血衄血。配伍水牛角、生地、赤芍等,如:犀角地黄汤。(2)温病后期,邪伏阴分之夜热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