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

ID:17402768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0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_第1页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_第2页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_第3页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旧中求新、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课堂教学增添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课堂提问技巧。我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主要注意以下几问题: 一、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质量。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其重点、难点,每堂课提问应该围绕这些重点、难点进行。知识是无边的海洋,不突出重点、难点,舍本求末,片面追求所谓课堂气氛活跃,就不能实

2、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欲。我认为提问技巧是复杂的远没有解决的教育学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一个提问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就可以被认定为有效提问。 如:教学《比的应用》时,我请他们帮忙分一筐橘子,想以3:2的比例进行分配,可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这么分配,这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有5根铅笔,想以3:2的比例进行分配,请问应该怎么分?”这时小红说道:“是不是应该分成2份,1份是3根铅笔,1份是2根铅笔呀?”我给予了她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接着问:“橘子应该怎么分呢?”这时学生就会说:“数一数到底有几个,然后按橘子的数量分成5份,把其中的3份放到一起,另外2份放到一起

3、,这样就是3:2的比例,对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明白了“比”的性质,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和利用“比”,这样一来原本很难的“比”,就轻松的成为了学生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二、问题设计要适应学生能力和水平,注重难度。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需对学生的综合情况全面分析和正确把握,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的实际需要,掌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得太浅显,学生不用思考就立即回答,整堂课表面上看来气氛活跃,实则流于形式,这样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多大益处。而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就会挫伤学生思

4、维的积极性,对教学也没什么好处。三、问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趣味。课堂提问就是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例如,我在教《圆的认识》时,讲完新课后,巩固新知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使学生积极投身到

5、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四、提问方式要合理有效,注重多样。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当学生没有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来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将探究深入下去,而学生有疑问又不善于独立思考时,可以通过反问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其实,好的提问方式是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直接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内学生创造思考条件和氛围,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直线概念时,我有以下不同提问方式:直接教学模式、间接教学模式,不同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层次也不同,教学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应提问方式,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五、问题要有结果

6、和答案,注重评价。有问必答,这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在教案设计的时候,教师应把本课时该提哪些问题,该作哪些回答,标准答案怎样等详细程序全部编入设计,还要估计学生对这问题可能有几种解答,可能会出现哪些差错,该怎样引导。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全班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错。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我没有判定谁是谁非,而是鼓励双方进行辩论:(把手中的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又举起其中的一个圆随便分成两份):“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7、学生回答第一个是正确的。自始至终,我以微笑鼓励着学生,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辩论结束,我接着向全班学生归纳:“‘分成两份’和‘平均分成两份’是不一样的。”这节课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问之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激励性评价,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考虑得全面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