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

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

ID:17403508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30

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_第1页
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_第2页
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_第3页
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_第4页
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发展及古今对比【内容摘要】我国传统文学渊源悠久,说话艺术从古至今也是不断变化的,古人说话方式和现代自然是不同,这一点,单单从语气词的发展中便可略见一斑,本文从语气词的发展变化角度来探讨一下古今汉语在说话上的语法变化。该文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说明这一观点:一是语气词的发展;二是造成这种发展的原因;三是古今语气词的比较。【关键词】语气词发展原因古今对比一、语气词发展历程在书面语言诞生之前,人们就开始在说话了,交谈了。据神话传说,人类的第一个声音是“吒”。但这只是传说,我们要从真实的史料中来得出有一定的说服力的观点。所

2、以本文就从有文字记录后的历史开始讲起。先秦时语气词状况,这里我找了几篇文章统计了下数据,如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也”7次,“焉”2次,“乎”1次,“繄”1次;《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中,“也”15次,“焉”10次,“乎”6次,“矣”3次《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也”4次,“哉”1次,“乎”1次,“已矣”1次,“也与”1次,“也者”1次;《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也”28次,“焉”8次,“乎”3次,“矣”10次,“乎哉”1次,“与(欤)”11次,“然”1次,“夫”1次,“而已”1次,“而已矣”1次

3、,“已”1次“盖”1次;《庄子·逍遥游》中“也”43次,“焉”4次,“乎”5次,“夫”5次,“哉”4次,“邪”2次“且”2次,“则已矣”1次,“而已矣”1次,“且夫”1次,”已矣“1次,”“为”1次,“者也”1次,“也夫”1次,“已”1次;《荀子·劝学篇》中“也”29次,“焉”8次,“乎”2次,“矣”3次,“兮”4次,“邪”1次。由上述统计中可以看出,至战国时,古汉语中所用到的语气词以基本出现,还有一些语气词如“而、尔、耶、云、”等差不多也是在这时间出现的。有例可证:“而”:岂不而思?室是远而选自《论语﹒子罕》;“尔”:定楚国

4、,如反手尔选自《荀子﹒非相》;“耶”: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圣亦无恙耶?选自《战国策﹒齐四》“云”:日云莫矣选自《左传﹒成公十二年》等等。还有一些是利用通假字,例如,“尔”通“耳”,相当于“而已”,译为“罢了”,如在“定楚国,如反手尔”中“尔”就是通假字。通过上述例举,还可以看出,语气词的发展不是一下子就出现并完备的,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并确定下来,而有些语气词也是在历史的删选中被淘汰了,例如“繄”,这个语气词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出现过后,在以后的篇章中就极少看到这个

5、词了,几乎是没有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古汉语中语气词的形成是在战国时期,以后虽有增减,但此时以基本固定下来了。这种发展状况的形成也是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的。二、语气词发展的原因语气词,顾名思义,就是人们说话交流是流露出来的语气及感情。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定义是“帮助表示句子各种语气的词”。由此,我们便可推出“语气词依照它们所帮助的语气,可分为助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提携语气,提顿语气,舒缓语气等”选自白玉林、迟铎《古汉语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140页。而语气词的变化多端是源自于人们

6、所生活的社会的变化尔引起人们精神状态的变化。在西周时,《诗经》中用得最过的语气词是“兮”。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在战国时百家争鸣的那一段时期里,各家发表的著作都在高唱自己的政治精神生活观点,阐释自己的见解。这时各家的著作中开始出现了各种的语气词,这种变化是深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的探讨一下。首先从社会方面着手,西周是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劳动人民生活艰苦,精神世界就匮乏。特别是教育的贵族化,是劳苦人民无法接受基本的教育,这就是愚民政策。而此时出现的一些诗作大多是为贵族服务的,例如《诗经》也是由稗官

7、收集民间的文采集结而成的,也是供贵族享乐的。这时的文学精神比较单一,所以里面的语气状态就显得较少。但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时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诸侯国之间混战无数,周王朝的统一地位已走向没落。这时,文学创作环境就相对宽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有的一次文学大活跃时期,文人创作走向高潮,特别是劳苦人民中的有识之士,也能脱颖而出,例如颜回等。他们对下层百姓了解深远,又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重用,此时又盛逢“百家争鸣,万家齐放”的时期,文人拼命抒发自己的情感来表达或忧国忧民,或怀才不遇,

8、或意气风发,或隐士仙人,或游子思人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多样的,复杂的,单单一两个语气词,不能承受了。于是便有了语气词的发展。其次从文章的内容上来分析。春秋战国以来文章内容的充实,使文章的承续间需要一个提挈的引出下文的语气词,常用的有“夫”“盖”“且”“故”“今夫”“且夫”等,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