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考试

【化学】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考试

ID:17405445

大小:310.8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31

【化学】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考试 _第1页
【化学】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考试 _第2页
【化学】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考试 _第3页
【化学】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考试 _第4页
【化学】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考试 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考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3分)(2015春•烟台期末)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生石灰做食品的防腐剂 B.硫酸钙溶液不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而制取豆腐 C.金属钠着火可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灭火 D.“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死流感病毒考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钠的化学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A.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

2、氢氧化钙,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生石灰做食品的干燥剂;B.豆腐为胶体豆浆聚沉后的物质,其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CaSO4等);C.金属钠为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与二氧化碳、水反应;D.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能与水、二氧化碳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解答:解:A.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苯甲酸等防腐剂,生石灰为干燥剂,故A错误;B.豆浆是胶体,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硫酸钙溶液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故B错误;C.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灭火发生2NaHCO3Na2CO3+CO2↑+H2O,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助燃,所以不能用碳酸

3、氢钠干粉灭火器灭火,故C错误;D.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能与水、二氧化碳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杀死流感病毒,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与生活联系知识,掌握生石灰、胶体性质、钠的化学性质、以及蛋白质的变性等知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3分)(2015春•烟台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则是带电的 B.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强电解质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产物的稀溶液为蓝色 D.铁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铁没有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20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

4、概念及关系;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铁的化学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A、溶液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胶体微粒吸附带电荷离子,溶液、胶体均为电中性;B、次氯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生成氯化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D、铁和稀硝酸反应可以生成亚铁离子,也可以生成铁离子.解答:解:A、溶液胶体均为电中性,胶体能吸附电荷,故A错误;B、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次氯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现象为:产生棕黄色的烟,加入少量水形成蓝色

5、溶液,故C正确;D、铁不足量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铁过量会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散系的特征分析,物质性质的反应现象和产物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3.(3分)(2015春•烟台期末)下列与物质分类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由Na2O2制取O2一定要加入氧化剂 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含氧酸受热分解都能生成对应的酸酐和水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含有一种分子;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是自身

6、氧化还原反应;C、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D、含氧酸受热分解不一定生成对应的酸酐和水.解答:解:A、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含有一种分子,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A正确;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钠即做氧化剂也做还原剂,故B错误;20C、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两性氧化物Al2O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含氧酸受热分解不一定生成对应的酸酐和水,如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方法,

7、物质组成的理解应用,注意含氧酸分解产物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4.(3分)(2015春•烟台期末)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24g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l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NH3分子数为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氧气和臭氧都只含有氧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