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二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二

ID:17407117

大小:10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31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二_第1页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二_第2页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二_第3页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二_第4页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查看完整版本:[--先秦两汉文学学生自学能力训练系统--]文法论坛->第一编先秦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学生自学能力训练系统[打印本页]登录->注册->回复主题->发表主题龙翔蓝天2008-06-1122:57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单元 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内容提要】  一、先秦文学的时限: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先秦”有广狭二义:广义指秦统一之前,即从公元前221年上推至远古时代。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期。狭义主要指春秋、战国时期。  二、文学艺术的起源:中外学术界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提出了种种假说,主要有:“游戏说

2、”、“模仿说”、“巫术说”、“心灵表现说”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三、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最早的文学样式是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由于文字还没有产生,它们只能在人们的口头代代流传,因此称其为传说时期的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应该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在漫长的传说过程中,有不少失传了,还有些改变了本来的面貌。现在能看到的传说时期的文学是文字产生后记录下来的一鳞半爪,有的已被加工改造过了。  四、原始歌谣: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原始歌谣是初民们的集体口头创作,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

3、关,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意志、愿望。语言古朴,韵律简单,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多是劳动或巫术活动时的歌唱。在用文字记录下来,保存到现在的原始歌谣中,依据其内容和形式特点判断,比较可信的有《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的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和《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等。  五、上古神话:神话是远古人们创作的另一种口头文学。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是以故事的形式,通过想象和幻想,形象地反映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表现远古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4、、说明以及他们征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与传说有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神话产生早于传说,是传说的故事原型。神话具有较为明显的非理性和神异色彩,而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内含着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我国远古神话十分丰富,但多数未完整保留下来。现在能看到的神话,主要保存在一些古籍中。其中《淮南子》和《山海经》是保存远古神话最多的两部著作,是研究上古神话的重要资料。  我国古代神话内容丰富而复杂,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1创世神话,主要解释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如“盘古开天”的故事。2始祖神话,解释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如“女娲造人”的神话等。3洪水神话,反

5、映了远古时期洪水泛滥给人类造成的祸患以及人类征服洪水的愿望,如“鲧禹治水”的神话。4战争神话,反映了远古时期,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如“黄炎阪泉之战”、“黄帝战胜蚩尤”等,黄帝分别战胜了敌手,兼并、融合了其它部族,奠定了他的中华始祖的地位。5发明创造神话(英雄神话),产生的时间稍晚,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发明创造以及对自然的征服、社会障碍的克服等,归功于英雄神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理想的象征,开始了以人类自己的神取代自然神的时代。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  神话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极大:1开启我国浪漫主义

6、文学的最初源头,对后世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上古神话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鼓舞着历代人们的斗争意志,是形成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3上古神话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创作题材,是滋生文学艺术的土壤。4神话中所表现的及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5上古神话中所表现的“悲剧美”、“崇高美”,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龙翔蓝天2008-06-1122:58【选读引导】神话•夸父逐日一、原文夸父(1)与日逐走,入日(2);渴,欲得饮,饮于河、渭(3);河、渭不足,

7、北饮大泽(4)。未至,道(5)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6)。二、注释(1)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博父国”中都是一些善于奔跑的巨人.逐走:追赶,赛跑。(2)入日:进入太阳光圈。一说太阳入于地平线下。(3)河、渭:二水名.河指黄河,渭指渭水,是黄河的一个支流,在今陕西省境内。(4)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5)道:途中,半路上.(6)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列子•汤间》记载:“邓林袤广数千里”。一说邓林是地名,在今河南

8、、湖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附近。三、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