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

ID:17409398

大小:54.64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8-31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_第1页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_第2页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_第3页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_第4页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电子书【背景链接】电子书又称e-book,是一种便携式的手持电子设备,专为阅读图书设计,它有大屏幕的液晶显示器,内置上网芯片,可以从互联网上方便的购买及下载数字化的图书,并且有大容量的内存可以储存大量数字信息,一次可以储存大约30本传统图书的信息,特别设计的液晶显示技术可以让人舒适的长时间阅读图书。【标准表述】[功能]一是以学习为主,有各种英汉互译、字典等,如好易通、快易通等。二是以商务游戏为主,有记事本

2、、万年历、汇率、股市行情、收发邮件、游戏等功能,如商务通、经理人、名人等。三是掌上电脑,可无线上网,WINDONSCE的操作系统……PDA产品有些已经加上了阅读电子书的功能,虽然还不完善,毕竟EBOOK正处在初期,很多都在观望,等待时机,整装待发。[缺失]尽管电子书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相较于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终端市场,手持阅读器用户数量依旧有限。要想推动电子书产业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用户需求。当前阻碍电子书市场扩大有三大瓶颈。一是内容资源供应不足。内容是电子书产业链中的核心。当

3、前国内电子书的内容资源非常有限。无论是预置到终端设备的图书,还是可供下载的网络在线平台,内容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许多读者想看的经典书、畅销书难以找到,也无法通过电子书终端阅读。导致电子书内容资源匮乏的原因,是当前数字版权保护和商业模式不完善。要丰富电子书的内容资源,必须大力推动出版产品的数字化,图书的数字版权问题无法回避。二是缺乏统一共享的内容平台。参照国外电子书产业发展经验、数字图书版权运营模式,应建立一个共享的开放式平台,供版权商和读者自由交易。只要格式支持,版权方可以向任何终端用户提供付费下载。目前,由于

4、数字版权保护不完善以及出版社之间存在的内容竞争,降低了出版商推动共享撇太建设的积极性。三是终端价格偏高,阅读体验未能让用户完全满意。目前国内各类手持电子书阅读气市场销售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大部分消费者期望电子书终端的价格能在千元以下。此外,许多消费者担心电子阅读其辐射强、长时间阅读容易导致视疲劳等,依旧倾向于阅读传统纸质书报。[措施]中国要想抓住全球电子书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市场,必须积极开展产业规划和布局,坚持“内容对接、平台开放、终端多样、标准兼容”的产业发展原则,加快内容整合以及相互对接、电子书内

5、容平台建设和终端解决方案优化。首先,加大数字版权保护,加快传统出版业内容与终端对接。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适用于数字出版领域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内容版权保护,切实维护权利人利益,进一步完善电子书产业版权保护环境。同时,行业内应建立服务平台,先协助传统出版书解决内容转换问题,进而共享终端市场。其次,整合各类内容资源,建立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平台。目前,由盛大集团投资建立的OPOB基金首席合作伙伴“云中图书馆”即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开放海量版权内容、开放图书分销资源、开放软硬件解决方案。电子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

6、包括所有内容提供商的硬件厂商,都可以接入云中图书馆。最后,还要进一步优化电子书阅读终端解决方案,降低成本,提高终端阅读体验。电子书终端产品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建立低成本优势并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终端解决方案。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整机企业在控制芯片、通信芯片等终端核心元器件领域,开展相关研发和产业化工作,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终端的市场价格,提高消费者购买能力。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问责机制【背景链接】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7、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标准表述】[内涵]问责机制说到底是一个谁来问责的问题,是一个向谁负责的问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然是要对人民负责。所以问责机制的内驱力就要落实在

8、群众的监督权上。常态化的政府问责,必须以健全的问责机制为基础,通过立法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一种负责任状态,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定责任机制的监控。[意义]第一,它是硬约束。制约、规范了领导权力,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这必将大大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第二,它是宽范围。以前行政行为出问题,主要问责行政负责人,党委负责人并没有进行问责的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