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6

【生物】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6

ID:17410383

大小:50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31

【生物】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6_第1页
【生物】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6_第2页
【生物】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6_第3页
【生物】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6_第4页
【生物】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6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单选题,共50小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碳酸氢盐的形成C.麦芽糖的水解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2.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3.右图是人体局部内

2、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4.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B.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C.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5.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

3、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6.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7.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后,细胞代谢

4、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需要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范围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8.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A.复合氨基酸B.葡萄糖和维生素C.无机盐D.血浆蛋白129.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10.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B.兴奋部分的电流是从兴奋

5、部位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1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12.某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则突触的膜电位变化为(  )13.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

6、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14.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D.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1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轴突末端可释放化学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C

7、.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12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区16.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17.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中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①光合作用②细胞呼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