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ID:17410678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1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_第1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_第2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_第3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二.理清记叙顺序。1、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1、表达方式及作用(1)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另

3、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2)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

4、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⑶抒情: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4)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5)记叙4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1、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

5、照应的句和过渡句。2、作用: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对选文内容的

6、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5)、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6)、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答题套路: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六、语言上1、题型:(1)词语选用:方法:A、从程度、范围、感

7、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套路:“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4)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

8、”(套修辞作用)(5)对文章语言的赏析:七、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