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ID:17414949

大小:7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31

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_第1页
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_第2页
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_第3页
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_第4页
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概括介绍了土壤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着重介绍了土壤有机污染的修复技术,探讨其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研究方向。关键词: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第一章前言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污染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土壤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不断加深。其中有机污染物是土壤中普通存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可通过化肥及农药的大量施用、污水灌溉、大气沉降、有毒有害危险废物的事故性泄露等多种途径进人土壤系统,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和地表水及地下水次生污染,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环境学

2、界的广泛关注[1]。例如多氯有机物DDT带来的环境污染[2];农用污泥造成土壤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3];农用地膜导致土壤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4]等。因此,土壤有机污染的清洁与安全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环境的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电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等[5]。第二章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类型与方法2.1生物修复方法2.1.1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生物修复是一项清洁环境的低投资、高效益、便于应用、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技术。Hamer[6]将生物修复的概念定义为:“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

3、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生物修复包括两方面内容:(1)利用具有特殊生理生化功能的植物或特异微生物在原位修复污染场所(土壤或水体);(2)应用生物处理或生物循环过程,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应用阻断或减少污染源向环境的直接排放,将过去曾受到污染的场所通过生物过程得以恢复,或清除新近排放的污染物。土壤的治理技术按处理种类分物理治理方法、化学治理方法、微生物治理方法及植物治理方法等。其中生物修复主要指后两种。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处理、修复技术大致可分成3类[7]:(1)植物对污染物修复;(2)微生物对污染物修复;(3)植物-微生物的联合修复。按处理空间可分为原位生物

4、修复(In-situbioremediation)和异位生物修复(Ex-situbioremediation)2种。原位生物修复是指对受污染的介质(土壤、水体)不作搬运或输送,而在原位污染地进行的生物修复处理,修复过程主要依赖于被污染地自身微生物的自然降解能力和人为创造的合适降解条件;异位生物修复是指将被污染介质(土壤、水体)搬运和输送到它处进行生物修复处理。2.1.2植物修复技术第6页共6页土壤有机污染植物修复机理见图1。图1土壤有机污染植物修复主要机理研究表明[8],植物修复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特异”植物根能释放出多种有利于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或对有毒金属起固定作用的有

5、机化学物质,其中包括低分子化合物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酮酸以及高分子化合物多糖、聚乳酸和粘液等,它们与植物通过分泌和死亡细胞的脱落而向土壤释放的光合产物构成一个特异系统,即特异根圈,由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改变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从而促进它们与腐植酸的共聚作用。另一方面,许多植物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同化能力。不过,不同植物之间同化毒性物质的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同化能力强的植物才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以1kg植物鲜叶为例,同样条件下,普通枫树和胡颓子属植物对大气中苯的吸收量比桤木和榆树高数百倍,比白桑树和美洲椴高数千倍[9]。植物通过根、叶吸收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

6、经体内酶氧化降解作用、羟基化作用和分泌作用等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同时,在一些植物根圈内,由于提供了一个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良好环境,某些特殊微生物大量繁殖,其数量和种群结构多样化对加速外来污染物降解十分有利[10]。2.1.3微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近年来发展尤为迅猛,在一定程度上给污染土壤的修复带来了技术上的革命,并对生态化学修复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其中,异位微生物修复包括生物反应器和处理床技术两大类型[11]。第6页共6页典型的生物反应器如生物泥浆反应器,其主要技术环节是把预处理的土壤(去除粒径>4-5mm的大颗粒)用水调和至泥浆状后放人一带有机械搅动装置的目标反应器,然

7、后对该反应器内的温度和pH进行调控并补充必要的营养和氧气,使污染物达到最大程度地降解。处理床技术目前主要有:(1)生物堆腐技术,它把污染土壤挖出并与起专性降解作用的微生物拌匀后堆成土堆,营养物质通过渗透的方法加入,污染物的降解条件则通过水分和氧气的供给进行优化;(2)生物农耕技术,它常常把污染土壤铺成一厚约0.5m的覆盖层,加人外来专性微生物或利用特异土著微生物,定期翻动以改善供氧条件,并适时补充水分和无机营养物质。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原位微生物修复更为重视,主要包括:生物啜食法和生物通气法两项内容。(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