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ID:17415635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31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_第1页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_第2页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_第3页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_第4页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生2.学科:四年级语文3.课时:两课时之第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找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二、教学课题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开始,既概括说明了

2、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师准备: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四、教学方法演示课件、仿写句子。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欣赏风景,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st=-1

3、&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D7%E6%B9%FA%C9%BD%BA%D3%C3%C0%BE%B0&s=0风景怎么样?学生谈感受。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一番。【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B9%F0%C1%D6%C9%BD%CB%AE%CD%B

4、C%C6%AC&s=0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板书课题:桂林山水。看到这些美景,你想到了什么?请你来赞美一下桂林吧。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欣赏桂林的山水。(二)检查预习、谈收获、质疑问难:1.我会读:(检查字词的读音)播放课件2.学生谈预习收获。3.小组内讨论解疑,难点问题,组长做好记录。4.(播放课件)思考讨论: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三)品读感悟:1.学习第二自然段(1)讨论: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5

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0%EC%BD%AD%B5%C4%CB%AE&in=18891&cl=&lm=-1&st=&pn=1&rn=1&di=54584437380&ln=1999&fr=&fm=&fmq=133179698664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1&di54584437380&objURLhttp%3A%2F%2Fwww.fjms.net%2Fpic%2F200781714

6、26141148.jpg&fromURLhttp%3A%2F%2Fwww.fjms.net%2Fhydt%2Fdetails.aspx%3Fid%3D38983&W600&H435&T6945&S36&TPjpg(2)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

7、水的特点是“静”、“清”、“绿”。(4)说说漓江的水的特点。板书:漓江的水:静、清、绿(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6)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2.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主自学第三自然段。(2)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a.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的山的特点的词句。b.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相同之处: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3)欣赏桂林的山【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

8、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B5%C4%C9%BD&in=26955&cl=&lm=-1&st=&pn=2&rn=1&d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