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智小学生教育的几点探讨.doc

关于弱智小学生教育的几点探讨.doc

ID:17416839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31

关于弱智小学生教育的几点探讨.doc_第1页
关于弱智小学生教育的几点探讨.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弱智小学生教育的几点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弱智小学生教育的几点探讨弱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同时伴随他们的是过多的失败和没完没了的落伍。他们享受不到正常小学生应有的权利,如尽情娱乐的权利,被表扬和被尊重的权利,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养成了消极的自我观念,自信心大大受损。自信心的丧失给弱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罩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他们没有快乐,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也不能起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结合“用心点燃孩子个性的火花,用情激励孩子好学的意志,用爱健全孩子良好的品德,用美熏陶孩子高尚的情操”的办学新理念,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弱智小学生树

2、立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一、平等相待,在人格上给弱智小学生以尊重从尊重的角度来看待弱智小学生,激发弱智小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是培养弱智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有报道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把自己全聋全哑的女儿培养成了一名赴美读研的大学生。如果说周弘尊重自己的孩子,那是做父亲的一种本能。而我们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责任。尽管我们的学生有太多的缺点和错误,看上去好象“劣迹斑斑”,一无是处。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的学生学数学不好,语文却好;学语文不行,画画、折纸、捏橡皮泥都是最棒的;有的任何文化课都学不会,却热爱劳动。教师应

3、辨证地看待学生,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轻轻的爱抚,一句简单的语言:“你能行、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赏识,都会使弱智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去不断地克服缺点,争取进步。二、培养兴趣,帮助弱智小学生战胜自卑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弱智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大有益处。开展实践活动,使活动具有新异性、趣味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更能激发弱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语文课前,教师常常对学生说,这节课谁能顺利完成老师提出的内容,老师允许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可以看故事

4、书、画画、捏橡皮泥、和老师、同学说说你高兴的事情、累了可以休息一下。这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地激发,上课时,注意力特别集中,学得认真,掌握快,无所事事的学生少了,整个课堂“散”而不乱。三、合作交流,培养弱智小学生的生存能力传统的美工教学,主要是老师教,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全班十几个孩子,真正能独立完成的只有两、三个,老师要逐个辅导,又累又完不成,降低教学效率,学生兴趣不高。当使用合作教学法后,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时,根据学生水平,教师把好学生和弱智学生编为一组,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尝试成功。教师把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讲解、演示完后,让好学生边做边教给

5、有弱智学生,对那些通过同学帮助而完成的作品,仍视为有弱智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进行适当指点。这样,既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调动了弱智小学生的积极性。四、开展竞赛,激发弱智小学生的进取意识2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有很多活动,时间长了,学生会习以为常,弱智学生尤其如此。但如果一般的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为此,教师应把学生每一天、每一次的活动都安排成一场比赛,并且以赠送小奖品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有了物质奖励,学生就会产生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进步。一次拔河比赛,使弱智小学生懂得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次跳绳比赛,使弱智小学生明白坚持就是胜利;一次夹玻璃球,

6、使弱智小学生体会了分秒必争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一次次简单的活动,提高了弱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及生活、生存的能力。同时,当弱智小学生能获得愉快的时候,教师所做的一切也就适应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发展。五、取消排名,营造弱智小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都习惯了在学生考试完毕后,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而且张榜公布,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少有人考虑到弱智小学生的感受。每到这个时候,弱智小学生们的心情都十分紧张,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同学嘲笑,在同学、朋友、长辈面前没面子,这种状况像一个阴影笼罩着弱智小学生的心灵。谁都明白,公布考试名次是

7、一种最简单的刺激法,但这种刺激法暴露了学生的隐私,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因为考试成绩排名次造成弱智学生心理障碍、精神失常、自杀身亡的悲剧更是屡见不鲜。考试的目的说到底无非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实现全面发展。但受应试教育观念支配,在不少学校和教师眼里,考试成了教师的法宝,公布成绩名次成了让学生进步的鞭子,甚至成了给一部分学生戴光环的工具,歪曲了考试的根本目的,也削弱了考试的作用。其实,考试后通过老师的试卷评析,不但可以使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位置,找出差距和知识的不足,并且同样可以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