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

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

ID:17419160

大小:27.7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31

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_第1页
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_第2页
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_第3页
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_第4页
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日本死刑制度废除与存续的争点关键词:日本死刑制度存续废除内容提要:日本刑法中仍然保留着死刑制度。随着世界一些先进国家已开始废除死刑制度,在日本刑法界就死刑制度是存续还是废除,开始了激烈的论争。这一论争的焦点围绕在死刑制度的存在对罪犯是否具有威慑力、死刑误判的可能性、是否有替代死刑制度的刑罚、死刑制度是否符合宪法的规定、死刑与维护个人尊严是否相矛盾等几方面。日本的刑罚可分为财产刑、自由刑、身体刑三种。财产刑是指行政罚金、罚款,自由刑是指剥夺人身自由的监禁、无期徒刑,身体刑罚也就是极刑,即死刑。

2、被判处死刑的犯罪有内乱罪、外患罪、外患援助罪、杀人罪、强盗致死罪、建筑物放火罪、放火罪、水道放毒致死罪、汽车颠覆致死罪、劫机致死罪、水浸建筑物罪等{1}。判处死刑者多为复数杀人犯。死刑的执行是在监狱实行绞首刑。 1989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废除死刑条约即《市民以及政治权利的国际规定》,1991年该条约生效。1995年,世界上过半数的国家废除了死刑制度。1997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通过了《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关于废除死刑的决议》,表决结果27票赞成,反对11票,弃权14

3、票。{2}日本政府之所以反对,其理由是,死刑制度的存否应结合各国国内情况、犯罪状况来综合考虑判断,并不能单纯地就其是与非做出存否的决断。随着世界许多国家死刑制度的废除,日本刑法界就死刑制度的存续与废除开始了激烈地论争。其焦点集中在死刑制度对罪犯是否具有威慑力,死刑误判的可能性,替代死刑制度的刑罚,死刑制度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死刑与个人尊严的维护等方面。本文将就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死刑制度对罪犯的威慑从世界范围来看,死刑制度废除的国家很多。其中,有些国家在死刑废除后,犯罪不但没有增加,相反却减少了。

4、就美国死刑存续州与死刑废除州相比较,杀人犯罪的比例没有差异。可是,死刑废除后,犯罪增加的国家也有。例如,瑞典1921年废除了死刑,导致的结果是,杀人犯从1910年—1921年的49人/10万人,增加到1929年—1935年的58人/10万人。{3}在当今,所有国家的死刑率都在下降,那么死刑是否对犯罪具有抑制力,很难找到科学依据。在日本的争论中,死刑应该存在的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因为死刑的存在使即将犯罪的人受到威慑而停止犯罪。如果,因为死刑制度废除,凶恶犯罪增加,由此而影响到一般市民的正常生活乃至

5、生命,由此可以得出,为维护正当的公共秩序,死刑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相反即使虽有死刑制度,却不能起到抑制犯罪的话,那么,死刑存续这一论点便不攻自破。由此又产生出,如何能够证明死刑对犯罪具有抑制力的问题。这一证明应该是由哪一派论点持有者做出。如果死刑对犯罪具有抑制力难以证明,那么,这将成为存在还是废除的理由呢?同时又出现了这样的观点。在理论上承认死刑对犯罪具有抑制力,但主张应废除死刑的观点和否定死刑对犯罪具有抑制力,却主张死刑应存在的观点。死刑存续派观点存续派认为,有一部分思想顾虑较重的犯人,他会对

6、利益与损失进行权衡比较之后,再决定其手段。当死刑对犯罪产生了抑制力时,因受到威慑而不去犯罪的人就不会成为罪犯,为此无法选择对象来进行研究比较。通过对犯人调查,发现了这样的一项结果,那就是在犯罪时,如果预想到自己将会被判为死刑仍去实施犯罪的人是没有的。尽管不能证明死刑是否对犯罪具有抑制力,但是,现行制度既然存在,那证明的责任应由企图变更这种制度的一方来承担,如果不能证明控制力是不存在的话,那就可推定为有控制力的。死刑废除派观点废除派引用了日本精神科医生小木贞孝对死刑犯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没有一个死

7、刑犯考虑到自己会被判死刑而实施犯罪的。{4}联合国许多调查研究也未能得到死刑制度对犯罪控制力效果的根本证据。在欧洲的一些废除死刑的国家里,未见到任何有关因死刑废除制度,而在刑事政策出现任何反面结果的报告。虽然,现在仍然存在着死刑制度,其存在就是对人权的剥夺,其证明的义务应在坚持死刑存续的一方。刑罚的作用是在于改造罪犯,使其复归社会,特别是战后的人道主义刑事政策,更加重视社会责任这一理念,为此,将罪犯从社会上永久消除抹杀掉的死刑制度是无意义的。误判的可能性与死刑制度死刑制度与误判的可能成为争论的焦

8、点。在死刑执行后,当被证明是误判的话,任何补救和救济的办法已不复存在。如抓住死刑制度这一致命的缺陷的话,其他的论点已没有争论的必要,死刑的废除便成为最终的结论。事实上,在其他论点上都肯定死刑存在的合理性的人,只是因为误判的危险为由,而提出废除死刑制度的人也很多。导致英国是在1965年废除死刑制度的直接原因就是有误判存在的可能。在英国也经历了一段争论期。1956年废除死刑制度的议案在国会上被提起时,同样就误判的可能性产生了争论,内务大臣提出了“我不相信,最近一段时间内会有死刑的误判”,结果该议案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