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教案(人民版必修)

【优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教案(人民版必修)

ID:17421156

大小:71.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8-31

【优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教案(人民版必修)_第1页
【优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教案(人民版必修)_第2页
【优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教案(人民版必修)_第3页
【优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教案(人民版必修)_第4页
【优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教案(人民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教案(人民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知识点:《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及联合声明的发表;中葡联合声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流。通过指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讨论香港回归的历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材料,讨论“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分析海峡两岸交流的历史与现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

2、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让学生归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材料及相互间的合作、讨论,让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通过分析材料、观看录像、讨论发言等方式了解港澳问题的由来、回归过程及回归的意义。通过分工协作、作品展示、讨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对台湾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国两制”的提出,不仅反映了我们党的非凡智慧,而且体现了党爱国为民的一贯立场,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的情感。香港、澳门的回归,不仅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而且开创了内地与港澳共同繁荣的新

3、局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奋斗的决心。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台湾一定会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必将遭到时代的抛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国两制”的构想和港澳地区的如期回归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港澳问题的运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准备教师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两岸交流方面的资料,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制成课件。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重点搜集“一国两制”内涵及台湾问题的资料,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部分同学专门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4、,部分同学利用互联网去查找资料,部分同学则专门归纳、整理所有资料,以手抄报或课件等形式展现给大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上新课之前,分别选取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历史照片,由电脑屏幕同时展示。然后启发:你们知道老师把这三幅照片放在一起的用意吗?然后引导:是啊,统一!统一!中国人的统一之梦已经做的太久了。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香港、澳门这两个流浪的孩子都已经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而台湾却还在母亲的身边徘徊。那么,香港、澳门是如何成功地走完回家之路的呢?台湾问题该何去何从?我们将在这节课中去寻找答案。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板书)

5、教师引导:针对港、澳、台地区,我们开创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已在解决港澳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同时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那么,这一构想从酝酿到形成,究竟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此处请学生依据教材进行归纳,着重要求他们理清线索。学生归纳时,教师深入到他们中间,选择其中最好的几个线索通过投影仪向大家展示。展示结束后,设计如下:1.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板书)首先由电脑屏幕显示如下内容(以中国地图作为屏幕背景)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最

6、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更可见潮流所至,实非任何人所能阻止。目前祖国安定团结,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在大陆上的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同心协力。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中国政府已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

7、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选自《告台湾同胞书》在学生阅读完材料后,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建国初期,我国对台湾一直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这一政策到何时发生了转变?2.结合材料,你能找出转变的原因吗?3.《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此处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确立如下观点:“解放台湾”,这是建国后我们经常提的一句口号。到了70年代,随着中国加入了联合国,许多国家纷纷和中国建交,并与台湾当局断交。特别是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8、后,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开始进行重大调整。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